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8节(2 / 2)


  小燕王:“可能所有人都不会信,但我信的。权力只给他带来了痛苦不是吗?结果他回了大明,皇后却更加狂喜且偏执,认为自己终于到了要反击的时刻。但太子其实早就看出,皇帝虽然曾经认真考虑过他的政见,或者考虑让他继位,但过了这一两年又似乎放弃了。老三没法对他那个还在筹备着要杀皇帝的母亲说,说她早就在十几年前彻底输了。”

  俞星城:“这太不切实际,他以为自己要如何救他母亲?”

  小燕王缓缓闭上了红肿的眼睛:“如果是他继任太子位,他的性格绝不会杀我,不会杀我母亲。他会想办法把一切都张罗的四平八稳。到时候他母亲也不必死,可以做着享福的皇太后寿终正寝。”

  俞星城:“现在看来,这都是空想。皇帝或许曾经还考虑过用他,但现在皇帝已经决定要和士绅集团你死我活,要进一步紧握皇权。不会有一个四平八稳的人继位的。”

  小燕王叹气:“是啊。这几个月,他愈发看清了这个事实。这次天津卫遇袭,南方叛军抱团的事情,就是把他推向了思路。但是皇上这两日只是将他软禁了。我相信皇上还在犹豫,要如何处理这个太子。你说太子是不是皇上有意放下的钩子?你说这一切是不是都在皇上的计算之中?到底皇上是早在太子游学回来之前就设局了?还是到世学学府之前才做出决定的?”

  雷声滚滚过去,俞星城心头思绪杂乱,她半晌道:“我……我也不知道。”

  小燕王:“是啊。我们都不知道。但皇上绝对没算到,太子回来只是因为想救母亲。老三回朝之后,其实查到了一件事——我隐隐约约知道,但没有证据的事。”

  “跟皇后有关?”

  小燕王:“是。皇后这些年一直在被皇上下毒,却又被灵力吊着一条命,早就是求死不得。是皇上丧妻丧女后对她的折磨。我心里一直都有数,皇上做这样的事情理之中,但你想太子查到这件事,该如何想呢。连他母亲遭受十几年的血淋淋的折磨,都跟他当时的优柔寡断有关。”

  “如果是我……”俞星城道:“以我的性子,大概会往死里拼一把,也要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这样才可能救皇后。”

  小燕王笑了:“我大概也会这么做。所以我们是我们,他是他。昨日夜里,我们在景仁宫里聊。他说他知道那些士绅集团会做什么,要做什么,他知道江南的繁荣下是众生苦。他甚至听说过温家子奸|淫了俞菡,知道一点点汉阳府大堰的事情。都是连告密都没法告密的捕风捉影,也都是折磨他的阴霾。”

  “他分毫动弹不得,士绅集团对皇后和他的掌控远超我们想象。如果他和士绅集团断绝,将这些事情告密于皇帝,对方就等于自知无法再通过傀儡太子玩这一局了,必然逼急到掀了桌子,提前将一切恶化。就在这种知道一切罪恶起源于他,却无法做改变的境况下,他说他几乎每日醒来都想一死了之。”

  小燕王渐渐坐直了身体,不再将全部的重量压在俞星城身上:“虽然要我说,其实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挣扎的余地,可能是他本事性格也没有像你那样不屈。他天性被那群士绅摸准,掐住了命门。关于叛军的事情,其实京师接到的军报并不多,大部分的白莲教聚集地点与叛军起事地点,都是他被软禁后向皇上透露的。而他就只有一个要求——”

  “他自杀?”俞星城声音颤了一下。

  小燕王:“对。他打算自杀,甚至修书一封,自省并揭露江南士绅集团,只为皇上在此事上更有个台阶下。而老三请求皇上就不要再给他母亲下毒了,将他母亲送去承德行宫,安养晚年。皇上答应了。”

  “那为何事情又闹成这样——”

  小燕王苦笑了一下:“皇上答应。皇后不答应。她觉得自己还没输,她愤怒的得知自己的儿子将叛军消息告诉皇帝,她认为太子这是再一次的背叛。”

  俞星城:“如果是看不出自己必输无疑的偏执下,我理解皇后的想法。”

  小燕王:“是啊。而皇后在得知太子的妥协后,狂怒之下,决意宫变。哦你别紧张,说她疯了,便是疯了。她的宫变就是这四处冒起来的火。皇上这些年都小心筛选宫中人选,而皇后又早已大势已去,她哪怕谋划十几年,也没笼络太多人,真要到起事的时候,配合她的多是在宫中熬了几十年的可怜宫人,只想着跟皇后一同毁了这红墙黄瓦。”

  俞星城:“那这放火的计划,可有死伤?”

  小燕王:“确实有。皇后也是早不比当年,她能用的手段少得可怜,不过是放火与下毒。放火倒也算能控制住,可下毒没料到,听说内监有三百七十一人中毒,生死还不明。”

  已经毫无胜利可能性的皇后,明明可以去颐养天年,却死不认输,非要在最后拉上几百条性命垫背。

  所以太子愤怒与绝望之下,杀了皇后?

  小燕王:“其实下毒的事情一出,火还没四处放起来,皇上已经派人赶去景和宫抓住了皇后。犯下这样的事,皇上也不可能再留皇后的性命了。但太子已经赶到了,我也是那时候到的。我没见到他怎么杀皇后的,我只瞧见他抱着皇后——他母亲已经瘦得像皮包骷髅——他就一直在那儿喃喃的说。”

  “他说:娘,你一辈子最好胜,你恨死那个男人,一定不想死在他手里吧。”

  “他说:我知道你恨我,但我已经背叛了你太多回,最后一次,让我动手吧。我知道你膝盖下雨的时候有多疼,我知道你胃已经伤的连一点油水都难以下咽,我知道你这十几年来都生不如死。娘,你没输给她,你只是有一个不孝的无用的儿子。既不能给你带来胜利,也不能给你带来慰藉……”

  小燕王声音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哽咽:“他说:娘,其实是我强求父皇,让我们都不和规矩的住在东宫,我就想离你近一点。记没记得我小时候住在景和宫住了五六年呢,你还跟我在景和宫抓过知了。娘你那时候满心是大业,是权衡,你在窗前发呆,耳听八方来报,我抓知了给你看的时候,你没瞧我。”

  皇后听不见这些话了。

  皇后是个只做对事不做好事的野心家。

  而太子是个无法在内心深处分辨对与错的人。愚蠢的善良,毫无立场的背叛,却又在权力面前从未动摇过的爱着皇后,小燕王,柔喆与皇帝。

  俞星城想评判太子却做不到。

  小燕王伸手抓住了俞星城的衣袖:“星城。我就在旁边听着,一个字没落下。当年柔喆死的时候,皇上抱着柔喆烧焦的尸体,也这样喃喃过。什么权力与政见,什么殿下与陛下,到头来不过都是父母和孩子,情与恨!”

  “皇后死了……之后呢?”俞星城抓住他手背。

  小燕王吸了一下鼻子,吃力笑道:“皇上其实心里却是对老三有那么些爱的。他让我把老三带回景仁宫,说让老三不要再管这些事了,不论是皇后的死,还是现在宫里的生变,都由皇帝来处理。皇上知道老三心里还是有我的,他就想让我们俩时隔多年的真的坐在一起,再多说几句话也好。”

  “柔喆死后,我跟老三一直没有好好说过话。我没想过,他跟我说过的最真诚的话,就是他说:我是个错的人。错误是该被修正的。”

  “他说:我不配生在这宫廷里,我不配有这个姓氏。我或许强装着,也能让自己看起来像个太子,但我终究知道,我不是能应对未来的那块料。你像皇上,比他多一些谦逊,却和他一样有着大胆的包容。”

  “他说:我很小的时候,记得皇上跟李妃很幸福的时候,皇上一直在说,他绝不会为了权力丧失爱别人的能力,他也不要有一个只有权衡却活的不像人的孩子继任皇位。我们都知道,皇上做到了,他对李氏对社稷都保持了绝对的忠诚和热爱。”

  “我可能做不到全部,但我其实也一直只有一条底线。我就是不想要伤害我爱的人。我爱我的爹娘,我爱你和柔喆。你说我是不是没有变的太可悲,我是不是还是有爱别人的能力的……”

  小燕王嘴唇颤抖着,转眼看向俞星城:“一个太子,最后只想得到一个肯定。就是他是否做到了爱自己的家人。我点头说,说他做的比我好。他终于笑了。你懂得,他走回屋里去找白绫,我就坐在那个台阶上,我劝不了,我说不出一句能拦截他赴死的话。从理性从感情,他赴死都是一切最好的结尾。”

  “生在这宫里他没得选,死的权力我最起码要帮他捍卫。所以我支开了所有人,我说要跟他单独聊一会儿,然后就坐着,背对着他,听他拖动书架,听他挂上白绫,听他自己一点点爬上去。我不能回头。我回头我怕我会喊出来。”

  小燕王从月台边缘滑落下去,一屁股坐在了满是落叶的水洼里,抱头如孩童般嚎啕大哭,他却又想努力咽下哭声,半晌断断续续哽咽道:“我不该哭,他安慰过我,众生都有各自的苦,他那点不算什么。不算什么。”

  他最后几个字要咬破嘴唇般复述,俞星城大概懂得,他憋了太久,该给他一点空间。

  她从月台上起身,走远了几步,缓缓走向了景仁宫正殿。

  小燕王不加节制的大哭声从身后传来,俞星城脚步没停,她跨过门槛,走进了乱糟糟的景仁宫。白绫掉在地上,书架倒了好几个。而让太子踏脚的那一座书架上不少东西都掉在了他的太子龙椅上。

  俞星城环视着这间宫殿,她穿过太子龙椅旁,忽的瞧见一个瓷瓶的大块碎片,正好落在了缎面坐垫的中央。那块瓷片很大很完整,在满地碎渣中略显突兀。

  是青花图案的一部分,俞星城凑上前去看。

  是三个孩童戏蛐蛐的图样,寥寥几笔勾勒,孩童面上尽是天真玩乐。

  作者有话要说:  太子完全不算是正面形象,他是权力斗争里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和背叛者,只是他眼里也从来都没有权力罢了。

  如果他不是太子,如果不是皇上跟皇后闹到这种地步,皇上应该还是会挺喜欢这个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