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6节(2 / 2)


  自己除了奶奶和两个妹妹,全部下地帮忙,妹妹们在家里也没有闲着,也有活干。

  一百多亩的田,收割起来也是费了不少时间,关紧山坳的大门,一家人收了二十来天才收完。不过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粮食产量超出他们的想象,比预计的要高很多。

  直到粮食装仓入库,家里才打开山门走出来,田地和池塘,牧场,都在房屋后面,前面十来亩果树园,还有几亩菜园,屋后月还有十多亩菜园。

  一般人到自家来,只要不去后面,也不知道池塘里面是干还是满。

  “娘,我和二弟现在应该到夫子家里去,把我们和小四的功课给夫子看看,还有一些不懂的问题,想请教夫子。”

  “嗯,走吧。”

  一家三口只能临时来蒋夫子府里拜访,蒋夫子一家人正愁眉苦脸的,在家里唉声叹气。

  “老爷,夫人,您的学生唐家顺兄弟俩前来拜访,还有他们的母亲也要拜访夫人。”

  “请他们进来吧。”

  蒋夫子吩咐管事的,虽然家里出了事,可是家里来了人也不能不招待,蒋夫子揉揉紧皱的眉头,打起精神。

  蒋夫人也吩咐丫鬟打水洗个脸,再招待客人。一脸的憔悴和疲惫。

  周玉兰跟着丫鬟走进内院,看到的都是下人们小心翼翼的样子,蒋家是否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看着下人们的样子,她就能猜到蒋家一定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要不不会这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曙光即将到来,云开雾散,拨云见日。心情逐渐明媚。

  第69章 一窝老实人14

  “唐夫人请坐。”蒋夫人打起精神招待周玉兰, 她知道唐家的家境不错,虽说比不上自家, 可是也不算穷人。她也算是会做人的, 不会轻易得罪人,这还是夫君学生的娘。更不会说瞧不起,露出什么不好的眼神和脸色。

  “蒋夫人今天冒昧来访,确实是有点失礼,望莫怪。”

  “哪里,不会的,最近经常有学生来请教学问,也经常接待人, 这是常事。”

  蒋夫人已经习惯了, 夫君开私塾的时候, 她就能预想到这些的。

  简单闲聊几句之后,周玉兰送上礼物, 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一些家里自产的东西, 两桶活鱼, 在现在干旱的时候, 两桶活鱼很难得。还有一些莲子, 和几只野鸡, 还是活的。

  蒋夫人没想到还有难得的活鱼和莲子。

  她要等儿子们一起回去才行,只能等着。和蒋夫人也算聊的不错,这时候蒋灵珠红肿着双眼走了进来, 见过周玉兰以后,默默的坐在一边。周玉兰仔细观察了一下,长得确实不错,她想应该是蒋灵儿身上发生了什么事情,看她的样子就知道了。

  轻咳几声,周玉兰才问蒋夫人,“蒋夫人,令千金这是怎么了,看着双眼红通通的,委屈巴巴,看着就让人心疼。”

  “嗳,家里出了点事情。”蒋夫人没有说为什么,蒋灵珠见说到她,眼泪不由自主的又掉了下来。收都收不住,眼泪不要钱似的,一直掉个不停。蒋夫人让人请闺女出来的原因也是想让她不要一直在沉浸在退婚的事情里面。

  出来见见家里的客人,换换心情,可是唐夫人一问,她又变成了这个样子。她都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有点无措。

  周玉兰没想到蒋灵珠哭的这么厉害,只是轻声安慰:“没事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不管什么伤痛过段时间就好。”

  蒋灵珠哭的那是一个伤心,还哽咽的断断续续,看来真是伤心。她转身看向蒋夫人,眼含泪水的说:“娘,我想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

  “去什么庄子,现在外面已经有不少逃难的流民,去庄子上不安全,你大哥二哥又不在家里,都去了府城,等他们回来再说。”

  “娘,我不想住在家里,我都不敢出去见人,外面已经有了流言蜚语,我继续住在家里,是不行的。”

  周玉兰大致能猜出来是怎么回事,不是被退婚就是蒋灵珠出了别的有损名誉的事情。只是不知道是有损名誉的事情,是被陷害的还是有别的,她得打听打听,她不介意退婚这事,只要不是蒋灵珠自己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被男方退婚,她都不介意,她毕竟不是纯正的古人。很多姑娘被退婚也不是自身不检点,完全是因为男方喜新厌旧或者嫌贫爱富造成的。

  只要人品好,自身不错,她就没啥嫌弃的,她得找人问问。

  从蒋府出来以后,周玉兰到了一家人家门口,让儿子他们都在外面等,自己进去,一刻钟以后她笑着走了出来,家顺的婚事有着落了。

  原来真的是被退婚,男方搭上了京城的一位大户人家姑娘,本来男方在府城明州城也是大户。这次因缘际会遇到京城的这位姑娘,双方皆有意,没想到很快就勾搭上了,男方回到明州城以后就和父母商量,然后很快就来曲县解除和蒋家姑娘的婚约,还说了很多不中听的话,大约就是嫌弃蒋家。

  周玉兰能理解蒋家姑娘的伤心,古代对女子是严苛的,即使是男方的原因退婚,姑娘也会名誉扫地,很多死板严苛的家族甚至会逼着被退婚的女儿出家,觉得是她让家族也跟着蒙羞了,其实婚约也是家里帮着定的,她们也没有什么自己的主张,退婚也不是姑娘本身的问题,这时候男女婚前也没有什么能见面独处的机会。也不是她们一定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很多都是男方要么攀了高枝,要么是被别的女人迷了心窍。

  大部分都是因为利益退婚的,其实怪不上姑娘家的,可是一些死板的老家伙不这么想。

  唐家顺是不知道蒋家姑娘被退婚的事情,主要是他们进城买东西都没有遇到什么闲杂人等,再说买完就走,也没有多停留,在蒋家他和二弟唐家平一直在外院和夫子待在一起,蒋夫子也不会主动和学生说这事。

  买了不少猪肉回家,这些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做成肉干,家里的老人小孩都喜欢吃。家里有很大两个冰窖,都是去年冬天存的冰 。不做肉干的猪肉一顿吃不完还可以用冰冻起来,也不怕坏。

  一个月以后,蒋家算是刚刚平静下来,蒋灵珠是个聪明的姑娘,只是刚开始一段时间想不通,加上固定的思维方式,很是伤心,后来在父母兄长的劝慰下好了很多,人也没有那么伤心想不开了。

  蒋家今天迎来一位官媒崔冰人,崔冰人口才不错,得了周玉兰莫大的好处,自是想把这桩亲事说定不可,蒋家姑娘原本就是退婚过的姑娘,这下有户不错的人家愿意,崔冰人知道十有**是能成的,即使父母看不上唐家小子,可是蒋家姑娘还有两位嫂子,可不愿意一个退婚的小姑子长期的嫁不出去,以后越拖越不好说人家。

  “崔冰人,这事我们家里还要商量一下,三日后再给您答复可好。”

  崔冰人笑着点头,“蒋夫人客气了,那三日后再来听信。”

  曲县是个县城,没不会像京城一样有那么多规矩,有些事情规矩是可以从简的。

  周玉兰找官媒提亲的事情也没有告诉唐家顺,只是让家里的绣娘给唐家顺做两套新衣裳。

  家里买的几房下人大部分一家家的,只有几个人是单独的,其中一家就有一位梅氏绣活不错的,在以前的主人府里也是在绣房做事,来到这里以后,周玉兰就让她还是干老本行,继续做衣服,还让家里的丫鬟都跟她学,没事的时候学点。

  周唐两家的女孩不是跟娟儿学刺绣就是跟她学。梅氏最近不忙,周玉兰让她专门给唐家顺做两套新衣裳。

  周玉兰下午得到崔冰人传来的话,说是三日后听信,她也不急,心里猜测应该能成。

  “娘,崔冰人传来话,说是三日后听信,我想应该没什么问题,您说家顺的婚事是不是该准备起来了。”

  唐老太太听了这话,高兴的咧嘴直乐,笑眯眯的说:“那敢情好,我就等着这杯孙媳妇茶,咱家现在也不差,要是能成,干脆年后就办事,家顺过年就是二十了,该成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