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7节天子的幽思(2)





  天子轻轻地叹口气:“这是人之常情,古往今来,人人都是争先恐后地争权夺利,何曾有人主动把手中大权拱手相让呢?像周公那样的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呀!朕哪有那个福分啊!”

  郗虑道:“像周公那样的人,确实是凤毛麟角,但是,像王莽那样的人,却是多如牛毛,光是近十几年来,就有董卓、王允、曹操三个人了,至于尚主,恐怕也是如此,他就算不是第二个王莽、董卓、曹操、梁冀,也会是第二个王允、霍光。”

  天子摇摇头:“你们不要这样说他,他为我做的已经够多的了,他对我已经仁至义尽了。”

  郗虑急切地道:“陛下,您是汉帝,他是汉臣,他为您做任何事情、做再多的事情都是天经地义的,都是他的本分!尚主手握汉东六州,麾下几十万雄兵,他完全有能力攻灭曹操,但他就是按兵不动,如果说他先前不敢攻灭曹操,是因为忌惮陛下您在曹操掌中,但现在呢?陛下您已经逃出囹圄,他完全可以发兵攻曹,可他还是按兵不动!”

  天子再次摇摇头:“尚主他向来重诺守信,他既被迫与曹操订下了十年和约,自然不能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郗虑愈发地急切:“陛下啊,这只是他的托词!对国贼何必讲究信义?就算他顾及名誉,他完全可以把他的几十万大军交给陛下您呀!如此一来,陛下您就可以亲自扫荡群雄、匡扶汉室了!他也不会背上背信弃义的骂名。可是,他就是无动于衷,这是汉臣应该有的样子吗?”

  天子沉默不语。

  郗虑接着道:“陛下啊,人毕竟是会伪装的,并且人还是会变的。当初,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在洛阳互相攻杀,董卓率军入京,所有人都以为董卓是大汉忠良,可是呢?董卓却是一个大权独揽、把持朝政的祸国巨贼!接着,王允杀了董卓,所有人都以为王允是大汉忠良,可是呢?王允却取代了董卓,大权独揽、把持朝政!再接着,曹操奉诏迎驾,所有人都以为曹操是大汉忠良,可是呢?曹操却杀了并且取代了王允,也大权独揽、把持朝政!事到如今,尚主把陛下您从曹操的掌控中解救了出来,然而,他却不愿意把属于陛下您的大权交还给您,尚主的居心,可想而知啊!”

  路粹附和道:“陛下,董卓、王允、曹操,还有尚主,其实都是野心勃勃之辈,他们的不同之处就是他们一个比一个更高明、更狡猾、更会伪装。董卓他是明目张胆地欺凌陛下您,结果遭到各路诸侯联合讨伐;王允跟董卓一样大权独揽、把持朝政,但他吸取了董卓的教训,在表面上对陛下您十分尊崇恭敬,从而欺瞒了陛下您,欺瞒了天下人,并且,他还没来得及露出真正面目,就被黑吃黑的曹操干掉了;曹操更高明、更狡猾,他跟董卓、王允一样大权独揽、把持朝政,但他更会伪装,只不过,他欺凌陛下您的时间太长,结果暴露了真正面目;到了孔尚主,他最高明、最狡猾、最会伪装,他表面上把陛下您从曹操的掌控中解救了出来,实际上还是换汤不换药,他把您安排在汉阳郡,使得您完全地处于他和曹操的联合掌控之中,插翅难飞、难有作为,您西边的曹操是不可能帮您了,您只能依靠东边的他,于是,他就在不动声色中一方面享受着汉室忠臣的美名一方面不露破绽地挟持着您,还得到了您的信任。”

  郗虑似乎想到了什么,他低声地道:“陛下,您难道忘了?孔尚主目生双瞳,这可是‘帝王之相’啊!昔日,篡汉的王莽就是目生双瞳……”

  天子有些心烦意乱地道:“你们不要说了,朕累了,要去休息了。”

  郗虑和路粹一起向天子行礼:“臣等恭送陛下。”

  一个月后,孔明在汉阳县郊区建立了一座雄伟庄严、气势磅礴的“三祖真神庙”,神庙前面的空地上高高地耸立着三座巨大的汉白玉石雕:

  中间一尊是黄帝的雕像,黄帝表情威严而睿智,左手扶着腰间佩剑,右手持着一卷竹简,目光炯炯地看向远方的天空和大地;

  左边一尊是炎帝的雕像,炎帝表情喜悦,双手合拢地托着麦穗、稻穗等五谷庄稼;

  右边一尊是蚩尤的雕像,蚩尤表情威武,披坚执锐、威风凛凛。

  神庙大堂内供奉着三大先祖的塑像和神龛,分别是:

  天皇大帝、道神黄帝;地皇大帝、农神炎帝;人皇大帝、战神蚩尤。

  三大始祖合称“三皇大帝”或“三皇先祖”或“三皇祖神”,合为华夏民族之三大先祖。

  在神庙竣工后的第二天,天子率领包括国师左慈、孔明在内的文武百官,举行极其隆重、极其盛大、极其庄严的“祭祖大典”。由此,华夏确立了本土的“三祖道教”信仰以及随之产生的一种民族大融合的意识形态。天子以身作则,在皇宫内的太庙之侧修建了“三祖神庙”,加以供奉祭祀,规格超过太庙,随即,从汉东六州境内开始,官方推广“三祖道教”的信仰,鼓励广大民众“请得”(就是购买的意思)三祖的木像、石像、陶瓷像、画像入家中以供奉。

  法家治国,儒学治家,道教治心,如此三位一体,方能促进华夏族不断进步、延绵不息。

  毫无疑问,孔明启动的这件大事具有极其重大、极其长远、极其积极的意义。

  在忙完这件大事后,孔明也要准备他第七次结婚了。

  金秋九月,秋高气爽。水天一色的长江碧波间,一支船队正在浩浩荡荡地由北向南行驶,从长江北岸开往长江南岸,足由三十多艘大船组成,满载着三千名精锐军士以及大量的物资,中间最大的一艘五层楼船上站着的人正是孔明,他这是从汉东前往江东进行迎亲。

  把孙仁嫁给孔明,这是江东上下几乎所有人都赞成的事情,包括孙仁的母亲吴夫人在内。吴夫人是孙坚的贤内助,在孙坚坐稳江东基业的过程中,她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比如,孙坚、孙策父子俩都是性格颇为急躁,做事雷厉风行、杀伐果决,对于忠于他们的人,他们是优待有加的,对于不忠于和可能不忠于他们的人,他们是毫不留情的,因此,不少人险些被孙坚、孙策错杀,在这个过程中,吴夫人以她的特殊身份,屡屡地劝诫孙坚、孙策“不可滥杀无辜”,因为孙坚十分敬重自己的这位结发妻子,孙策也非常孝敬自己的母亲,所以二人都很听得进吴夫人的话,吴夫人从而救下了很多的江东名士,使得孙氏越来越得到江东的人心,吴夫人也因此而被很多人感恩感激在心,在江东具有着很高的威望,被尊称为“吴国太”、“太夫人”。显而易见,吴夫人是拥有着不俗的政治头脑的,她非常清楚江东和汉东结为联姻对于江东的重要性,加上孔明也是一个堪称“人中龙凤”“百年罕见”“举世无双”的俊杰,孙仁嫁给了孔明一点也不委屈孙仁,自然而然,她是欣然赞成这门亲事的。

  最近几年来,吴夫人的身体越来越欠佳,加上她笃信佛教,因此越来越深居简出,很少再出现在公开场合了,更加不会远行出门了,因此,她是不会前去泰安的,于情于理,孔明这个准女婿肯定是要亲自来到江东拜见她的。——在确定婚事后,孙仁已经从汉东返回江东。

  横渡长江自然是用不了多久的,在吴郡的沿江码头边,早有女方亲眷家属在等着孔明了,为首二人,其中一人是吕范,另一人是一个衣着华贵、相貌清瘦、模样和蔼可亲的长者。“子衡先生。”孔明下船后,笑呵呵地跟吕范互相行礼。

  “齐公。”吕范也笑呵呵,他随即介绍身边那位长者,“这是乔国老。”

  孔明笑着向乔国老行了一礼:“见过乔国老。”这位乔国老正是孙策之妻大乔、周瑜之妻小乔的父亲,本姓“桥”,亦作“乔”,是扬州庐江郡皖城一带的名门望族乔家(桥家)家主,自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孙策、周瑜后,他便是孙坚、吴国太的亲家(周瑜虽然不是孙坚的儿子,但他跟孙策亲如兄弟,被孙坚、吴国太视为亲生儿子)。乔国老性格亲和慈祥、谦虚恭让,虽然是孙坚、周瑜的岳父,但却从不妄自尊大、干预政事,向来深得江东上下的敬重。

  “不敢、不敢。”乔国老笑容满面,“素闻齐公乃人中龙凤,今日一见,真是名不虚传啊!”

  “国老过奖了。”孔明十分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