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01、赐姓(2 / 2)


“好歹是惟一的女皇,就让她活在《大明宫词》里吧。”她态度坚决地对乔之仪道。

她也清楚,《大明宫词》不过是一部胡编乱造的野史而已,比那些网络上的唐穿还不靠谱。

连相差几十岁的王维和太平都来了个欲语还休的拉郎配,太平的姘头成了她的干儿子,YY至此,还有什么是可靠的?

更别说,历史上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那圣母白莲花一般的存在了。

但是,她觉得自己要去的是开元盛世,了解李隆基的生平就够了。

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对乔之仪说的。乔之仪的表情虽然看上去很奇怪,却没有勉强她。

他从来没有勉强过她。

就象她拒绝魂穿,他也没有过于坚持。她看得出来,其实他是很希望她选择魂穿的。

乔之仪的确是个谦谦君子。

春四娘怔了半日,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可是又说不出来,也不敢去细想。

她摇头苦笑:“况且,《大明宫词》里,魏国夫人不是贺兰氏么,莫非也是讹传?”

李三郎道:“魏国夫人,的确是贺兰氏。”

“那他们怎会是兄妹?”春四娘又问,“是魏国夫人改了姓,还是周国公?”

她知道是武敏之,也希望是武敏之。

她知道是武敏之,是因为在大唐,同姓不能婚配。武敏之的母亲既然姓武,她的夫君自然不可能姓武。

她希望是武敏之,则是因为她对武敏之这个人一无所知。

若是他改了姓,也许,她曾听说过他的本名,会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

“自然是周国公。”李三郎几不可闻地轻叹了一声,“四娘想必听说过,历朝历代,对有功或者看重的大臣,都有的一项封赏,赐姓。”

原来他本姓贺兰,贺兰敏之。

春四娘想了半日,她很懊恼地发现,对贺兰敏之,她依然一无所知。

她甚至都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

春四娘紧紧握着茶盏,指关节都泛白了。

难怪武敏之的娘要掐死她,原来他是枉死宫中的魏国夫人的兄长。

等等,武敏之的娘?

方才她的心思全放武敏之与魏国夫人身上,此时回过神来,差点握不住手中的茶盏。

武敏之既然是魏国夫人的兄长,他的娘,岂不就是韩国夫人!

好可怕的真相。

她还是不明白。

《大明宫词》里,韩国夫人明明死在魏国夫人之前。

她的确是爱女心切,记得临终前,还求李治让魏国夫人护送她的灵柩回洛阳老家。

可惜李治正贪恋魏国夫人年轻鲜活的身体,怎肯答应?

若李治当时答应了,魏国夫人也许不会惨死。不过也难说,就算李治答应,魏国夫人也未必肯答应。

《大明宫词》里,她是个智商与野心严重不匹配的可笑女子,一心想要取武后而代之。结果,却在武后的眼皮子底下,葬身太液池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