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十一章 三济堂逸闻(上)(2 / 2)

众茶客击掌叫绝。

正在兴头上,一只白绒绒的大狗突然窜上了茶楼,凶巴巴的,搞的茶客十分扫兴。

有一些茶客怕狗,见了这庞然大物,吓得退避三舍,几个胆小的竟然尖叫着纷纷跑出了茶楼。这不影响生意吗?

秦玉河本来在茶室喝茶,见外面有大动静,就赶紧跑出来,一看,就气不打一处来,于是顺手操起一根竹扁担劈下去。那白狗惨叫一声,便倒在地上了。秦玉河赶紧吩咐伙计收拾场子。然后,他说声对不起,让大家继续喝茶。

大约半个时辰的样子,狗主人带着几个人气势汹汹地跑来,他们是上门来找茬的。

这时,只见狗主人拿起身边的一个茶壶,使劲往地上一摔,随即又摔了一个茶杯,茶壶茶杯立即成了碎片,洒落一地,一片狼藉。

为了不影响生意,尽管心里不舒服,秦玉河也只得赔钱了事,打发他们走人。

谁知,狗主人却赖着不走,不依不饶,还骂骂咧咧的。

秦玉河已有几分不满,大声吼道,是你坏了规矩在先,你还想怎样?

狗主人耍无赖,跷起二郎腿,一字一顿地说,给我上门道歉。

秦玉河理直气壮地说,办不到!

狗主人说,那好,咱们走着瞧。狗主人一挥手,一伙人扬长而去。

那狗主人走后,茶客们才一个一个地小心翼翼地走出来,有的过来安慰秦玉河:舍财免灾!

此时,一茶客为了调节气氛,扫去刚才的不快,又吟起对联来:

“山悠悠,水悠悠,开门一笑无烦忧。”

秦玉河无心对什么对子,正在恼怒之时,农天一又出现了,他为了让茶客尽兴,不让茶楼冷场,也不忘附庸风雅,他就果断地接了下联:

“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有缘中。”

众茶客一阵夸奖,年轻人了不起!

秦玉河一听,满脸是笑,农庐在一旁看得仔细,不觉心头一喜,脸上眉角都像开出了花朵,灿灿的。

刚才的不快烟消云散,秦玉河走过来,笑着对农庐说:“天一长大了,今天给我们三济堂撑了面子,有出息!”

农庐“嗯”了一声,深情地看着农天一。

对完对联,农天一便回账房忙去了。

这时,汪秀才从茶室走出来,农庐便与他一起来到茶楼外。

汪秀才一眼望过去,直溜溜的一条街,依次是百货店、染坊、豆腐坊、肉铺、当铺、杂货铺的招牌。“三济堂”茶馆正好开在街市中心,也就最热闹了。

汪秀才说:“这个地理位置好,尽得两边风水。”

农庐之前没有意识到,经汪秀才这么一说,还真是那么一回事,便连连点头。

快到傍晚,韩之楠、巫青和农天琴才回来。他们拎着大包小包,采购了不少东西,满载而归。

吃晚饭时,秦玉河把今天遇到的新鲜事与大家叨咕了一遍,并且对农天一大加赞赏:“今天,天一给我们三济堂长脸了!”

大家听后,连声称赞“好样的!”

汪秀才也十分开心,毕竟是自己带过的学生:“天一,来,我俩喝一杯。”

农天一连忙起身,走到汪秀才身边,恭恭敬敬地举起酒杯:“多谢先生的教诲!”随即,师生俩碰杯,一杯见底。

巫青听了,也为儿子的举动感到高兴。

一位真正的茶客,能从茶中领悟世道人心,能以清明之眼,遥望人生绚烂之后的平淡,“惟宁静以致远”,即是茶客所信奉之道。

如果一定要为茶道下个定义的话,那也只能感叹:

“道可道,非常道;

茗可茗,非常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