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十七章 闻香识女人(2 / 2)

一年的采茶季到了。春风踩着叶尖、催发着茶香悄然而至。

农庐领着白龙杰在茶山讲解如何采茶,怎样管护茶园?白龙杰一样一样用心记着。

农庐吩咐后,丹霞则领着穿着青布衣衫的采茶女在云雾山中穿梭,纤纤素手轻轻摘下一片一片嫩叶。这时太阳还未出山,茶山在晨雾中青翠欲滴,这茶叶上就滚动着珍珠般的晨露。之后,这嫩叶从茶筐进入笸箩,晾晒或烘干,再进入炒锅,经揉捻等程序,这片茶就静静地躺进各种各样的茶罐里。当茶客将它捻起投入杯中时,是否知道他的手里捏着一片带着晨雾和露珠的山水?

这就是一片茶的“绿色生命”之旅。在这个过程中,那山水就伴随着“天人合一”的文化养料,透过不同的茶种、不同的茶叶制作过程、不同的茶色茶味进入到品茶人的心中。

喝一杯黄茶,也许能喝出小亭春色的恬淡;

喝一杯青茶,也许能喝出飞流直泻的铿锵;

喝一杯红茶,也许能喝出红墙碧瓦的浓艳;

喝一杯黑茶,也许能喝出茶马古道的艰涩……

七月骄阳,闷热的天气里,期盼一杯茶的沁凉。于是,有人说,酒与男人交情深,茶和女人牵缘分。这在巫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丹霞正因茶与农庐夫妻结缘。

“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一句精妙的比喻,茶香诗话,把女人与茶的关系推向极致。每一种茶都有自己独特的韵致和内涵,正如世间千姿百态的女人,或妙曼或淡雅,或清丽或绵醇。

这时,丹霞与巫青在松风林间品茶,两人闻着香,混合着女人特有的韵致,这女人与茶的结缘,仿佛可以获得另一种境界:

一个女人,桌前有一个杯,杯中有水,水中有茶,茶杯握于纤手上了,茶还留在眼里,如果饮下去,就润了胃,也润了心。女人这杯茶,见水开花,细细的叶,在水中旋转,慢慢滋润像一个长了翅膀的天使,飞翔了就有领地,合拢来就需保护。这一杯茶,似乎在见水之前和见水之后,会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境地。

巫青与丹霞的话题当然是离不开茶。巫青说,清丽的茶叶抑或美好的文字,一如我们女人的风韵。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美丽。

丹霞诡秘一笑,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亮着,脑子也转得快:“那绿茶是不是像情窦初开的少女,清甜纯净,不过有一点微弱的涩味。”说完,脸上飘出两朵红云。

巫青点头称是,说:“很贴切,就像你之前的样子。”抿口茶,又说:“这黄茶好比初绽的情人,蕴含淡雅的醇香。再如,这里的红茶如同一位温婉如玉、甘绵似酒的少妇,默默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丹霞第一次听到如此精妙的论道,就“咯咯”直笑,那身子在薄衫下随之抖动。

那么,乌龙茶就是一位贤淑达理、静美脱俗的大家闺秀,自有一番熏陶的厚重和洗练。

而龙井茶则像飘入凡间的仙子,轻灵飘逸,超凡脱俗。那股碧澈直透心底,让人不愿错过又不忍开怀畅饮。

普洱茶来得质朴热烈,捎带草木气息的高原女子,醇厚迷人。

茉莉花茶,仿佛一位鲜灵甘醇、面容姣好的邻家女孩,天然去雕饰,却深得左邻右舍喜爱。

一茶一世界,一茶一滋味,一个女人一种情调。一百种茶有一百种特色,一百个女人有一百种爱情。有人喜淡雅,有人爱浓烈,有人得甘饴,有人懂青涩。不同的茶有不同的买主,不同的女人有不同的知音。茶无好坏,喜者自饮;人无贵贱,相投是缘。

巫青说,好茶需品,女人耐读。品得出茶香的独特,才读得懂女人的心思。丹霞心领神会。她看着自己的义母,不觉心中暖烘烘的。

酒可以豪饮,茶不能猛灌。正如男人可以敞胸露背,吆三喝四,尽显男儿本色;女人却不能丢了淑贤,忘记女儿家本分。

而介于两者之间的茶,姑且叫着中性茶,就像少女的心思,说变就变。

品味女人就如同品味好茶,浓有浓情,淡有淡意。

聪慧也好,平凡也罢,每个女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千般柔情,万般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