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顾二娘流放种田日常第39节(1 / 2)





  又拿了棉绳出来,截了两条,穿过两头封边后,锁好口子,就做成一个口罩了。

  虽然针脚缝得歪歪扭扭的,不好看,但牢靠,能用就行。

  如此,顾冉一口气做了五个口罩,接着烧起了干艾跟苍术,将口罩熏烤起来。

  另外找五片棉布,洗干净后,与芩草荆芥放一起泡着烧煮了一会儿,而后晾干。

  晾干后,便将晒干的棉片平放进口罩里,最后缝上边儿,继续熏烤一阵子,简易的消毒口罩就做好了。

  顾冉在伙房里忙活做口罩的时候,外头的门被敲响了。

  带着一身药材味道出去,打开门,发现是吴村长。

  吴村长是来带顾冉去认一认分到的田地的。

  在顾冉名下的十亩田,其中有两亩是地,一亩地就在屋子后头,另一亩地则要往村口那头去,剩下的八亩田,都环绕在村落各处,其中连在一起的就有四亩,不过靠近大屿林那一头,是新养出来的,并没有谁敢去碰。

  余下的四亩分散在各个村民的属地一旁,也正因为如此,临靠村民属地的四亩地都被村民给一并栽种起来。

  顾冉去认田的时候,看到她那四亩田已经跟四家村户自家的水田混在一起分不出彼此了。

  水田里种的便是闽地的主食水稻。

  夏溪村的水稻是一季两熟的,如今是五月,稻子正是结穗的时候,水田里灌浆充足,清澈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棵棵稻秧植株茁壮,抽出的穗子又长又多。

  看得出来,夏溪村民们将她田地里的水稻照料得很好。

  就可惜,届时这些稻米结出来,也不属于自己。

  吴村长将三户人家的当家汉子叫过来介绍给顾冉——三户,其中两亩水田都让一户人家给种了。

  一户跟吴村长是近亲吴二伯家,一户陈四叔家,最后一户杨大婶子家。

  彼此认识后,没寒暄几句,吴村长就将顾冉继续让他们耕种田地的事给说了,等闻知能分四成收获,三户人家都应承了下来。

  他们都是种庄稼的老把式,种水稻在行,况且这顾冉的田就挨着自家水田旁边,好打理得很,一并耕种也不麻烦,能得四成,那算很好了。

  “另外,咱们村里头稻子收成是什么时候?”顾冉看着水田里的稻子,眼馋地问。

  “约莫七月份。”

  “没错,最迟七月底,咱们就得将这茬水稻给收了,而后种晚稻。”

  “那到时候,这田地里收成的稻米,能不能卖一些给我?”顾冉问。

  “没问题啊,咱们多收的稻米也是要运到县城去卖的,你跟咱们买,还省得我们费功夫。”

  “那就先这么说定了。”

  顾冉满心向往。

  新米啊,再也没有什么比当季的新米吃起来香了。

  到时候她得将自己的粮仓给填得满满的。

  等吴村长给双方沟通过,签下了用工契书后,顾冉往回走的时候,吴村长问她:“那剩下的四亩田,你打算怎么办呢?”

  顾冉远远地看向那空置的四亩田,也是犯愁。

  方才她问过刚才那三家,愿不愿意一并将那四亩田拿来种,同样可以分他们四成,可没人乐意。

  都怕挨瘴气林太近出事。

  她也不可能自己种,只好先放着吧!

  “吴村长能不能帮我再找找可以耕种的农户?”顾冉问,“若是愿意,我届时分五成也是可以的。”

  “那你可得考虑好了,届时官府征纳可是按照夏溪村每户平均收成来定的,要我这边找不到人,单靠你雇村里头的人家种的那四亩水田,怕是不够。”吴村长提醒,“若不够,届时你便是花钱银去买粮也得叫上赋税的缺!”

  就是,得要有钱银是吧?

  顾冉也愁。

  等回到自家小厝后,看着熏制好的口罩,再看看远处静默的瘴气林。

  行吧,等用过膳马上出发!

  昨天夜里头那顿晚膳,一整条蒸鱼是吃完了,汤也喝完了,米饭跟还有炒虾倒是还有剩下来,顾冉从十号空间格里头拿了些冰块,都放到伙房里的一个木桶里雪起来了。

  于是决定中午就吃蛋包饭!

  冷藏过的米饭拿来炒最好了,容易炒出粒粒分明的那种口感。

  热油,将炒虾炒热后,盛起来放一边备用,

  而后再将米饭倒进去炒开,可以酌情加入一些紫菜碎以及些许盐,跟青酱,

  炒好后,将小虾倒进去,拌匀,起锅。

  将一个蛋打散,重新热油进锅,而后将蛋液慢慢倒入锅内,注意务必让蛋液均匀散开,呈圆形最好。

  在蛋皮煎得焦黄时,趁着上一面还未彻底凝熟,将炒饭放到蛋皮中间,而后将蛋皮包好,压一压边角,让蛋皮粘合一起将炒饭包起来。

  熄火后,蛋包饭就可以盛到盘子里吃啦!

  原本物资丰盛的时候还可以在面上淋一些番茄酱沙拉酱之类,再拿香叶摆个盘,但眼下没多余的佐料,所以就这么吃,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