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9节(1 / 2)





  靠着旧报、聊天和读书,俞星城总算熬到了曼德海峡。这里是阿拉伯半岛和非洲的两个岬角的缝隙,从这个海峡往北去,就正式驶入长条形状的红海。因苏伊士运河尚未修建,红海就只有这么一个狭小的出口,像是个窄口的深口袋,里头的海水盐度很高。

  他们先是在曼德海峡附近的吉布提补给,驶入红海之后,两岸的山石在日光下如血般赤红。而红海的两侧,虽然都是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却各有总督管理,如两个国家一般。

  奥斯曼实行传统的帝国制度,这些地区被土耳其攻打下之后,就并入了奥斯曼帝国。但这些被并入奥斯曼帝国的地区,实际分成了三个等级。

  帝国本土。帝国控制。帝国藩属。

  奥斯曼帝国对于这三类地区的控制力,也是逐渐减弱,到帝国藩属就基本是个上贡的独立国家了。

  而埃及属于第二类,帝国控制地区。皇帝人在土耳其,会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总督,由总督来管理。大部分时候这些总督都是本地出身,但有时候也是皇帝派遣。总督的行动一般不被皇帝所监督,基本只要配合皇帝或提供帝国需要的赋税、援军就够了。

  红海西侧就是他们的目的地,埃及。

  如今埃及总督,穆罕穆德·阿里,就是一位颇有能力的西化者,战果累累。他们在苏丹港第二次补给后,终于在扰人的蚊虫与炙烤的炎热中,到达了开罗。

  开罗就在红海这个深口袋的底部,距离红海海岸还有一段距离,船队只能停在这里,其他人乘坐骆驼或马车去往开罗城内。俞星城到达开罗之后才发现,这跟她想象中的古埃及不太一样。

  也是。古埃及早在中国战国时期就已经落魄,那个大家熟悉的古埃及的文化与众神,基本在那时候就被希腊化文化覆盖、融合。后来阿拉伯帝国在整个中部拳打脚踢,攻打下埃及之后,这里早就成为了伊|斯|兰中心之一。

  虽然还能看到城外的大金字塔,但城内更多的是法占时期留下的小洋楼,以及大量的清真寺。金沙色的城墙与高塔中,混着乳白色的穹顶,城中蜿蜒而过的尼罗河虽然已经逐渐狭窄,却仍然有许多船只来来往往。

  开罗就像是沙漠绿洲,这里棕榈树众多,绿意盎然,又有映着蓝天的河流穿行,从最最古老的公元前两千六百年的胡夫金字塔,到拿破仑攻占埃及时期留下的飞艇中心和洋楼使馆,前后跨越四千多年,就汇聚在这河流边的城市中,接踵擦肩的挤在一起。

  那些护送他们的士兵与导行者的生活就是历史本身。涂油防晒的习惯来自于五千年前的古埃及,脚下的皮绳凉鞋是亚历山大扩张时期传来的罗马凉鞋,戴白色头巾则是阿拉伯帝国全面统治后的宗教习俗,而他们腰间还挂着波斯式弯刀与转轮手|枪,上下五千年也浓缩在他们的生活里。

  俞星城为了防晒,还是披了浅色的头巾,裹着棉质披肩。马车经过沙路的时候颠簸摇晃的实在太厉害,俞星城受不了,申请出来坐一会儿骆驼。不像这边的男男女女大多穿着皮绳凉鞋,俞星城还穿着白袜和绣花鞋,热的浑身冒汗。

  她晒得眼睛都睁不开,嘴唇发干,对着扭曲热浪的另一端的城市缩影发呆。

  那些迎送他们前来的当地男子,似乎还跟接待游客一样,叽哩哇啦的用口音颇重的英语介绍着。

  俞星城却一句没在听,只想着小燕王刚刚在马车里跟她说的话。

  埃及目前处在一个十分微妙的位置上。

  这里就是整个地中海关系的一个结。

  埃及总督阿里,曾经击退过占据埃及的拿破仑,之后奥斯曼帝国将埃及封赏给他。十几年来,在阿里的领导下,埃及成为了地中海东部的强国。

  但现在拿破仑回来了,虽然他表现出了令人意外的平和,但谁也不知道他会不会再来进攻埃及。

  而另一边这位总督和奥斯曼帝国关系也紧张,他们发生过小冲突,但最近因为拜伦引领的希腊独立运动愈演愈烈,奥斯曼帝国想要镇压希腊,却抽不出手来,就希望阿里总督能够跨越地中海去镇压希腊。

  埃及,简直是整个地中海周围动荡与矛盾的一个焦点啊。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曾经的俞星城作为神,她本身就是天真冷漠,事不关己,所以也是怯昧一时对她错付了心,俩人有过很不好的过往。不过怯昧会喜欢星城的原因也挺复杂,不全是爱情。

  现在的俞星城跟怯昧没有什么感情戏,因为怯昧喜欢的是“神”,而“神”又不可能回应他,所以从这篇文一开始,怯昧就无望了。

  但寰寰就是从追随神,慢慢变成喜欢作为人的俞星城。

  **

  拜伦就是那个大诗人拜伦。好基友雪莱也会登场。

  目前希腊还是奥斯曼帝国的属地,正在搞希腊民族独立运动。

  第116章 棘手

  但俞星城到达开罗之后, 并未见到那位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

  他们使团一百余人,到达开罗之后,遭到了意想不到的冷遇。埃及总督与他的政府甚至没有给他们安排住处, 他们不得不先到达大明在开罗的使馆后,自掏腰包找住处。

  旅店大多人员复杂, 设施简陋, 床位房间也不够。

  而埃及之前政局变动, 到前些年才派遣了六人出使驻扎这里,使馆更是小的可怜。他们紧急联络了一位开罗附近的棕榈庄园的主人,以高价租下了这座庄园。幸好他们从印度离开的时候, 带了不少宝石和黄金, 作为硬通货,显然是够用的。

  庄园也不大,一百来个人住的紧紧巴巴的, 俞星城就算是船队高官,也住不上单人间, 而是跟肖潼挤一间。那些普通的仙官护卫, 更是要打地铺,四五个人睡一个屋。

  小燕王有些火大了。

  明明是奥斯曼帝国请求大明协助来修建运河, 却这样爱答不理,这不是溜人吗?!

  俞星城却总觉得这事儿必定有很复杂的原因。在找到原因之前, 还是不要三番五次的去逼见那位埃及总督。在棕榈庄园安顿好的第三天,俞星城决定和小燕王等人, 去周边地区查探一下。

  俞星城为了低调与防晒, 买上了白色的宽大衣裙,蓝紫色蜡染腰带,凉鞋与蓝色刺绣的头巾。他们除却了身上所有的看起来值钱的饰品, 裘百湖也裹了头巾穿上当地的衣服。

  他们乘坐飞行法器,二十人左右的小队,带着帐篷和食物,买了一份地图,往开罗郊外而去。

  他们首先去到的就是运河计划的起始点。

  运河全长是惊人的一百八十多公里,但其中经过四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实际需要挖掘的距离在一百公里出头,再加上之前埃及曾经挖掘了二十多公里,他们计算过,如果有大明来参与,这条运河应该能在五到八年内通航。但这条运河一旦建成,便是改变世界格局的大事,五年八年又算什么呢。

  俞星城没有御剑,而是乘坐了船型法器,到达了苏伊士省。这里是挖掘的起始点,他们从高空中能看到颇长一段运河,似乎很快就能沟通最大的湖泊大苦湖。但运河却就在距离湖泊几公里处停了下来,他们到达的时候正是夜晚,甚至没有看到工地帐篷或者劳工的住所,只是有一些零星的火光在运河尽头。

  夜色已深,俞星城她从飞舟旁边往下看去,飞舟尾端的灵灯飘荡,她道:“这里停工了?是发现工程有什么问题了吗?我们要不要下去问问。”

  同舟的小燕王眉头紧皱:“去看看。”

  他们的飞舟与飞剑落在运河尽头,在黄沙红石之间,是宽阔的蓝色河道,看河道两岸,似乎没有仔细修整或做防沙工事的痕迹,工程较为简陋,但河道能有这样的宽度也十分喜人了。运河尽头,有一些沟渠、驻扎的痕迹,却没有多少人,曾经在这里大批留驻的劳工,显然在几个月前就离开了。

  只留下一些砖瓦房屋,门前还有火把,似乎是被留下来看守这遗址的人居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