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0节(1 / 2)





  许桃桃揉了揉自己的胳膊,轻轻的往上撸了撸袖子,看到自己已经起鸡皮疙瘩了。许桃桃:“要不,咱们走吧?”

  贺嘉也露出自己的胳膊,同款鸡皮疙瘩,他说:“我看行。”

  李茂林飞快的倚住门,说:“你们不许走。”

  许桃桃等人纷纷冒出小问号。

  茂林腼腆又羞涩的笑,对手指,扭捏着说:“你们觉得,我怎么跟我爸妈说更好?”

  许桃桃:“我的娘咧,你的家里人也不知道啊。”

  茂林理直气壮:“对啊,我这不是还没想好怎么说吗?”

  许桃桃:“……那你该跟李翠翠商量啊,你跟我们商量干啥啊!我们又不能出啥好主意。”

  关于感情,他们一窍不通。

  八卦一下还成,要是真的出主意,许桃桃自己都不觉得不成!

  茂林撒泼不让他们走:“你们都来兴师问罪了,还揍我了,咋还不管我?不是说好了是好朋友的吗?我把这么重要的好事儿都告诉你们了!你们必须给我出主意。”

  许桃桃睁大眼:“你还赖上我们了啊?”

  茂林:“桃子呀,你可是我亲表妹啊,你不能不管我,你说我奶他们会同意吗?”

  许桃桃:“为什么不同意?”

  茂林搓手:“我还是挺担心的,翠翠也很担心,我们担心他家,也担心我家。反正我们都愁的睡不着觉了。你没看我都瘦了吗?”

  许桃桃:“……没看出来。”

  贺嘉轻描淡写:“你们不是刚刚刚处上对象吗?怎么就能担心的瘦了?”

  这真是,一下子惊醒了众人。

  大家又凶狠的看向了茂林,“好啊,你还敢撒谎骗人!”

  茂林一瞬间冷汗就下来了,他就知道,贺嘉不是个好人!呜呜呜呜!

  他赶紧解释:“我们是来家之前才确定关系的,但是之前……你们懂的,就彼此很有好感。反正就一来二去,我心里也挺麻爪的!而且……”

  他羞涩的挠头:“我总是很不好意思,想跟她开口表白,可又怕自己表白了反而是耽误了她,她比我大一岁的,我很怕家里不同意。我奶那人挺凶的,我妈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不敢跟我奶炸毛呢。可是不开口,又很担心她喜欢别人……总之有点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虽然他说的乱七八糟,但是大家倒是听懂了。

  许桃桃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为啥李翠翠会主动表白了,因为她表哥,是个举棋不定的蠢蛋啊!李翠翠的性格,许桃桃还是知道的,她还是很干脆的一个姑娘家的。

  许桃桃由衷的说:“李翠翠配你,可惜了。”

  茂林赶紧:“你你你你,你啥意思!”

  许桃桃戳他:“你个没出息的,喜欢人都不敢主动表白,要姑娘家表白,你说你还能干啥!作为男人,你好意思吗?”

  许桃桃真是超凶的,她说:“既然你们已经确定了关系,你就该拿出自己的魄力。这种事情,既然确定彼此喜欢,你就该让双方的家长知道,也是给李翠翠一个定心丸。不然干啥?拖来拖去,如果外面传起来,李翠翠的名声还能好听了吗?咱们这边不是大城市,就那么一亩三分地,你做事情稍微考虑一下女同志可不可以!你别跟我们商量啊,你去找李翠翠,跟她商量一下。虽说不是处了对象就一定要结婚,但是你得拿出自己的诚意来。”

  茂林安静下来,没一会儿,眼神坚定起来,他使劲儿点头:“嗯,表妹你说得对!”

  许桃桃哼了一声,说:“还得我指点迷津吧?蠢蛋!”

  茂林:“嘿嘿,是我蠢,确实是我蠢。不过我是真心的。”

  众人:没眼看!

  第91章 坦白局

  老许家每个新年都是在一起过的, 今年也不例外。

  每一年的年夜饭都是常喜料理,今年也不例外,不过倒是因为他们搬走了, 还是搬到了大城市首都,家里人反倒是对他们多了几分客气。当然,这样的客气也没有持续很久,毕竟, 许老三一家就不是一个会让人觉得很生分的人。

  许老头和许大娘老两口因着新衣服,今年过年是很体面的。

  其实, 他们老两口手里是有钱的, 毕竟他们每年的工分这边儿就不少了。当一个家里劳动力多,而真的张嘴等吃饭的少的时候。那总归是会有富余的。

  而老许家就是这样的情况。

  所以,这不是钱的事儿, 就是儿女孝顺, 当父母的就很乐意显摆了。而因为他们一家都搬到大城市的关系, 这个新年, 大家都聚在老许家听那些城里的事儿。

  这感觉与他们就是完全的两个世界了。

  当然,少不得也要说一些村里的事儿, 大家都晓得,村里的知青, 可能要回城了。有些消息灵通时常看报纸的, 已经从报上看到了政策, 说是要安排知青一批一批回城。

  因为他们村里过的不错,所以知青还都不着急,有些在当地结婚了的,也还处于观望状态。但是听说很多个村都闹得很厉害了。

  有的是想着第一批走,去大队长那里撒泼!

  也有的知青是闹着要离婚。政策已经在报纸上刊登了, 大家都晓得,结了婚是别想回城的,所以现在真的兴起了一股子离婚的热潮。还有一些压根没有登记的,这个时候也慌了。那是逼着家里的知青女婿或者知青媳妇儿赶紧去登记,生怕这人翻脸不认账了。以前村里摆了酒就算是结婚,真的去登记的其实也不过就占一半儿,但是现在都是格外的相信政策了。补办也要必须登记。可是,知青未必愿意啊。

  七七八八的事情,层出不穷,有的甚至夸张到连出门都要看着了,就怕人跑了。

  据说,别的公社有个知青一得到这个消息,直接就跑了。也不知道,他连个介绍信都没有,可怎么办。

  在这儿个出门处处都要介绍信的时代,这样真是很疯狂了。

  这么看来,倒是显得他们村的知青有良心,纯良一些。像是他们村的袁知青就跟其他知青都表了态,虽然现在知青是一批一批的走,但是他不着急,先紧着大家。反正他早点回城晚点回城都一样。回去也不能接班,连个工作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