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4章156章鸿斌眼中的养父家(2)





  156章鸿斌眼中的上层社会(2)

  鸿斌的话,我是能够理解的。

  一个平民子弟,虽然进入了一个上层生活圈子,但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些自卑,或者说是不自信。因此,他很谨慎,也很小心。一言一行,都尽可能不出差错。这也让我由此明白,为什么,鸿斌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却没有这种家庭后代常有的骄纵。因为,他是被移植过去的另类“树苗”。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在长期奢侈环境的熏陶下,开始盲目追求物质享乐。这种人是有的。但大部分发生在第二代,或第三代身上。”鸿斌说。

  “养父父认领我后,为了让他的朋友熟悉我,接纳我,他有段时间大摆筵席,请客吃饭,几乎把他的朋友圈的所有人,都介绍给我认识了。从那时起,我慢慢熟悉了他的那些狐朋狗友。”鸿斌说。

  “他们都是一些什么人呢?”我继续好奇的问。

  “养父介绍我认识的,算是官二代或富二代了。官二代,是养父从小一起上学的哥们或邻居;富二代,是他后来经商时认识的一群富家子弟。总体来说,官二代两级分化。比如我养父的一些同学,因为父亲官运不佳,生活受到牵连,在以后的上学,招工,提干上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没想到,到了四十来岁同学见面时,就是一个普通工人,或者是公交车的司机……”鸿斌说。

  “这怎么可能呢?”我觉得无法理解。

  “我给你举个例子吧。比如,,我养父的一个小学同学。上小学时,正值文化大革命,他父亲被推举到革委会主任的位置上……文革时,别人都挨斗,但他父亲很神气,经常可以在电视上看到他的光辉形象。可是文革结束后,他就被当做‘三种人’处理了。自然,什么都没有了……最后被下放到一个工厂做了阅览室的资料员,直到退休。所以,我养父的这个同学,长大后,基本没有沾到父亲的光,反而因此受到牵连……高中毕业,连大学都没上,在家附近的一街道工厂当了工人。后来,工厂效益不好,他早早下岗在家,生活很差。家里连空调都买不起。我的养父知道后,专门掏钱给他捐了一台挂机。”鸿斌说。

  “这也是。人们总看到他们在台上的风光。其实,当官也是一个高风险职位。”我说。

  “我养父还有一个同学,前些年还很神气,办公司,挣大钱,经常高调给希望工程捐款。可前不久,他父亲被查出有贪腐行为,我养父的这个同学,也受到牵连,现在,父子还没有从拘留所出来呢。”鸿斌说。

  “……”我无语。

  “当然,也有很多混得不错的。混的好的和混得差得,大概一半对一半。”鸿斌想了想,说。

  “他们中有些是子承父业,继续活跃在各级领导岗位,而且大多很年轻,还有高学历。我养父上次聚会时,就有一位发小,多少年没有见了,上次见面时才知道,人家早在外省当到省辖市的一把手了。他在同学聚餐上露了十分钟面,就立即离开了。因为,在他那个岗位,工作实在太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坐下来聊天喝酒……”鸿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