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一十七章:小宝炖鱼





  繁星点点的夜幕下,一艘精致的楼船停泊在运河水道上,两边蛙声蝉鸣响成一片,在这荒郊野外之中,相比船夫们的担惊受怕,女眷们却是没有任何惧色,因为船舱里太过闷热,纷纷跑到船头纳凉。

  唐钰跳下船,在野地里生火烤鱼,待得两面金黄之后,洒上一些中年男子从未见过的褐色料粉,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瞬时间撩得中年男子食指大动,便连讨酒喝的事情也抛在了脑后。

  看着男子垂涎三尺的模样,唐钰却并未递上烤鱼,而是又再火上支起一口大锅,将刚刚准备妥当的时令鲜蔬尽数倒入锅中乱炖,洒上细盐与香料,最后将烤鱼放入锅中,约莫一盏茶时候不到,在中年男子不住搓手的期盼中,一锅香气四溢的炖鱼被唐钰端上了甲板上的长桌。

  唐钰端起酒杯,朝着男子举了举:“感谢阁下所赠的美味。”

  “好说好说。”男子也举起酒杯稍稍抿了一口,便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下锅,夹起一块鱼肉放入嘴里,经过炙烤后的鲫鱼外酥里嫩,鲜美异常,也不知唐钰洒了怎样的作料,令这锅炖鱼没有一丝腥味,那满口的异香简直令人欲罢不能。

  几乎是独自一人吃掉了半锅,中年男子这才意犹未尽地放下了筷子:“这一锅鱼,实在是妙不可言啊。”

  唐钰笑笑:“兄台满意便好。”

  “这叫什么名堂?在下居然从未尝过。”他也算是个尝尽天下美味的好食之人,对于唐钰这一手绝活自然要问一个究竟。

  “呃,在下的家乡唤这道菜为烤鱼。”

  “烤鱼?”中年男子摇摇头,“虽说制作过程之中的确有炙烤这一步骤,可这成品却是一锅乱炖,只叫烤鱼未免有些草率,当重新起一个名字。”

  唐钰也道:“兄台所言极是,那便叫炖鱼好了。”

  中年男子点点头:“如此美味却只有一个如此直白的名字略显可惜,不如再加上阁下的名号,那便有了代表性了,纵然别人仿制,也总得冠上阁下的名字,对了,也不知小兄弟高姓大名?”

  唐钰随即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哦?你居然便是那写出‘笑看浮云生’,又谱出《沧海一声笑》的广陵唐钰?”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中年男子再次震惊了片刻,这才哈哈一笑:“听闻唐钰在作出成名诗作时未及弱冠,想来也只是以讹传讹,毕竟能谱出似《沧海一声笑》这般如此洒脱豪迈的曲子,往往是历经风雨沧桑之后的大彻大悟,想不到事实果真如传闻所言,唐钰还真是年轻到令人发指啊。”

  唐钰慌忙谦逊着摇头:“小子孟浪,还请见谅,也不知兄台名讳?”

  男子只是微笑一声:“在下姓苏,至于名讳不提也罢。”又指了指那一锅令他回味无穷的炖鱼,“那这锅鱼便叫小宝炖鱼,唐老弟觉得如何?”

  “苏兄说什么,那便是什么。”

  过不多时,两人酒足饭饱坐在船头,男子扭头看向唐钰:“不知唐兄近来可有佳作问世?”

  唐钰摇头,他原本便不是什么词人,只是偶尔吟几句词不达意的古怪句子,却被旁人引为金句手受人追捧,着实令他有些哭笑不得。

  “闲来无事倒是哼出了一些小调,再被高人谱成了曲,只不过也是平日里与家人玩闹时所做,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哦?”听他如此说,男子似乎有些兴趣,毕竟《沧海一声笑》珠玉在前,唐钰的曲作必定不会太差,“可否奏来一听,在下也好附庸风雅一回。”

  少卿,船上的杂役们撤去了饭桌,一把古琴摆上了船头,李韵儿正襟危坐,纤纤玉手扶上琴弦轻轻撩拨了几下,一曲温柔婉约的《爱似神仙》飞扬而出,盘旋在楼船上空久久不散。

  接着漫天的星光,李师师随着悠扬的琴声舞动身姿,虽然略显生疏,却依旧流淌出一股难以明言的娇美,那样的婀娜多姿,无疑是得了花翎语的真传。

  李师师果然是天赋异禀,只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便将花翎语的舞姿模仿得入木三分,如今她所欠缺的也只有经验而已,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完全可以编排出与师傅花大花魁不相伯仲的舞蹈来。

  一曲奏罢,中年男子意犹未尽,思绪依旧沉浸在旋律之中不可自拔,在听惯了那些抑扬顿挫的豪迈古曲之后,突然发觉唐钰的这首新曲轻柔婉转,令人耳目一新,由此看来,唐钰在谱曲一途上的造诣不说登峰造极,也算是如火纯青了。

  “好曲。谱的好,弹的也好,跳的更好。”良久之后,男子终于哈哈一笑之后站起了身,“今夜这收获实在是颇丰,真可谓不虚此行,不过天色不早,在下也不便打扰,这便回去了。感谢唐老弟的盛情款待,相信这一道小宝炖鱼将来必定会大放异彩。”

  “那就呈苏兄吉言了。”

  恍惚之间,隐约可闻河岸边的官道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唐钰道:“看来我等也是上路的时候了。”

  “哦?原来唐老弟是在等人啊。”

  唐钰苦笑着摇头:“算是,也算不是。都是奉命行事,又何苦为难?”自出得金陵之后,他便能察觉到官道之上有人尾随,虽不知到底是哪一方势力所为,在确认对方只是跟随却无其他恶意之后,也不愿对方一路风餐露宿,是以每到一处,唐钰便吩咐下船借宿,为的便是让这帮人不至于太过辛苦。

  走下跳板,中年男子目送着唐钰的楼船缓缓离开,微笑着念叨了一句:“有意思。”朝着身后挥挥手,岸边草丛之中随即钻出两名衙役打扮的汉子,替男子整理妥当渔具,这才问道:“大人今夜便回钱塘城么?”

  男子点点头,朝着官道旁的驿站走去:“这姓唐的小子很有意思,既然是去了钱塘城,本官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回请一次,总不能失了礼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