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节(2 / 2)


  王金川心中一凛,忙低头道,“下官不敢。”

  说着飞快下笔将殷序的意思悉数写了上去。

  殷序又叮嘱道,“这些文书你亲自去各个镇上张贴,到时挨家挨户让衙役去通知人去看告示,务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此事。另外到时候你要隐晦的传播一些我的事,比如我不差钱,比如我二舅子就在肃州驻防,比如我家夫人与康王妃交好。明白吗?”

  他说一句王金川就震惊一分,他是真没见过吃软饭吃的如此心安理得之人。

  而且还明目张胆的就差写在脑门上了。

  殷序有钱吗?没有,但他娘子有。

  二舅子为何会帮助他?因为他娘子。

  康王妃为何高看他们一眼?还是因为他娘子。

  王金川虽然有些羡慕,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份厚脸皮他没有。

  王金川应下了,将告示让下人抄了数份,直接就带人往各处镇上去了。

  对于这新县令,松安境内的乡绅和豪绅自然也有所耳闻,那日宴席明显的瞧出来殷序并不与他们亲热。回到家中也忐忑这新县令的想法。

  直到王金川的到来,各家全都慌了神,这县令够不要脸,但现下该怎么办?

  第六十二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

  土地兼并问题, 在历朝历代都不稀奇,很多大户豪绅开荒种地,默认将田地列为私产, 并不报给官府。

  官府不知道吗?在其治下短时间内可能不知晓,但时日长了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知道不代表能管, 多少大户豪绅背后都有靠山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甚至有些官员的家族就在当地也做着这样的营生,为着一点蝇头小利得罪了他人, 这事儿得不偿失。

  所以富户越来越富有,没土地沦为佃户的百姓也越来越多, 百姓日子越来越难过。

  王金川虽然心里暗骂殷序给他这差事让他得罪人,但现下殷序手中有他的证据,为了不和黄标一样倒霉, 只能捏着鼻子带人各镇去张贴了。

  松安县下辖十六个镇,要想走完没个五六天是完不成的。王金川把能带的衙役都带走了,从最近的镇开始张贴, 而后敲锣打鼓让衙役去各家通知来看告示,更根据县令的要求给百姓讲读这告示, 好让告示上的内容经过百姓之口传遍整个松安县。

  比起豪绅富户如今的慌乱,百姓倒是没什么反应, 因为他们不相信新上任的县令会是个好官, 而且这事儿跟他们也关系不大, 听听也就算了, 只把这事儿当成一则笑话在百姓中传播起来。

  然而王金川走后没多久,殷序又写了另外一则告示,在全县范围内招募劳工,要求是能写会算, 再不济的也得会写字。而内容则是跟着县令各个乡镇丈量土地,每日一斗粮食。若是有其他才能被县令赏识可能会带如县衙一展所长,或者若在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粮食也会翻倍给。

  一斗粮食可是不少了,文书写这酬劳的时候都有些心动了。

  殷序道,“每个镇招募二百人,年龄十六至四十岁之间的青壮年,太瘦弱没力气的不要,优先选拔体力强健者,若是头脑灵活聪慧的可放宽条件,单独列出后面亲自到县衙我来面试。”

  文书问道,“那时间呢?”

  殷序想了想,“按照县里的镇和王大人走访的顺序列出来,第一批两日内,第二批三日内,毕竟三日后就得开始了,不能耽误啊。”

  文书觉得这新县令真是大方,据他所说这粮食全部他自己出,入赘到这样一户人家有这么厉害的娘子,真是件好事。

  殷序知道仅凭县衙里的十多个衙役是干不成什么事的,要想将土地顺利丈量出来,需要的可不仅仅是这个,有人好办事,而他不缺钱,人手招就是了。

  县里的大户慌了神,关系好的凑在一起讨论新县令的做法到底什么意思。

  但扔有人觉得殷序并不是为了做出一番业绩,只是为了逼迫他们拿出钱财来。

  黄标的事他们都略有耳闻,大林氏拿了全部家当去搭救黄标一事他们也知道,所以这事儿出了,几家便商量着些银两去殷府探探口风。

  于是各户各出了一千两银子由当家夫人去了殷府。

  覃幼君也没拦着,只不过懒得见他们,送了礼她便收着,所有送来的银两东西都一一登记在册,甚至还让来人摁了手印,表示这银两是各家各户捐来用于松安县建设的。

  各家夫人懊恼的不行,觉得殷序夫妻吃相难看,拿了银子却不见人,不见人又怎么知道到底什么情况?

  倒是招募劳工的告示贴出去,引起了百姓的兴趣,毕竟一天一斗粮食可是不老少了。佃户和百姓一年到头交了赋税和徭役都剩不了多少米,一斗米都能难倒一户人家。所以听衙役讲读之后便纷纷报名。

  得了殷序好处的衙役并不徇私,一一按照殷序的要求挑选,殷序可是说了,这些人他最后会亲自带队,要是有不合格的找他们麻烦。

  报名的人很多,衙役也忙的过来,只一日便在四五个镇上完成了招募。至于脑子聪慧的,这四个镇上加起来也有二十来个,在第三日纷纷上了县衙接受新县令的面试了。

  殷序这几日动作频频,忙的脚不沾地,这会儿瞧着堂下这二十来个书生义气的人不由笑了,“各位想必都是为了粮食而来,我这面试也简单,只有一题需要你们作答。”

  站在堂上的宋敏和乔宇还是惊讶的,那日他们与殷序倒是有过一面之缘,竟没想到这人竟是他们县新来的县令。这两日贴出去的告示,让整个县都轰动起来,想不知道都很难。

  这些书生或时运不济,或才华不够,这会儿站在这儿更多的是对殷序身为状元的羡慕和对这几日事情的疑惑。

  更不知道殷序会提什么问题。

  殷序让人给他们搬了小几在堂上坐下,然后道,“本官想问的是你们对本官这几日做法的看法。”

  众书生惊讶,瞧着殷序有一瞬间的错愕,难道这新县令真的要整改土地,将被富户兼并的土地拿出来?

  这怎么可能呢?

  但殷序既然发了话,他们又是奔着粮食来的,只能拧眉思索这件事。

  殷序还担心他们不敢说真话,直言道,“我这人你们可能不了解,我是入赘覃府的,就像之前告示说的那样,我们夫妻不缺钱也不缺粮食,只想在松安有所作为,为百姓谋福利。所以这事儿我肯定要做到底,你们也不用怕写了会得罪哪些人,这卷子我会私下自己看,看完就销毁,大可放心便是。”

  他都如此说了,众人又是读书人也有读书人的气节在,便纷纷提笔写了起来。

  晌午时分,大家写完交了上去,殷序并不离去,当堂看卷子而后将选定的人记录下来直接把卷子一把火烧毁。

  最后二十多人选出十二人来,其他人则让他们回去了。

  宋敏和乔宇忍不住看了对方一眼,有些庆幸自己赌对了,那日的交谈虽然不深,可好歹也能见点端倪。县令说的清楚他不缺钱,所以根本瞧不上松安这点蝇头小利,他们愿意相信殷序当真是想做出一番业绩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