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8节(2 / 2)


  一对细肘在他胸膛搡来搡去,摆楫曳舟一般,划向一片两岸流光的秦淮河。宋知书垂睫眱她一眼,闷沉的声息里敷衍而过,“我已经吩咐下去抬你做姨娘,你还要如何?小丫头,别太贪心了,仔细鸡飞蛋打,什么也捞不着。”

  79. 安身  别家离府,立命安身

  纱窗一夜老, 窗里的人哭断心肠,九曜消沉后,自又迎来一个喧阗金光的昼永。

  与日光一齐扑进房内的, 还有几个丫鬟, 为首一个粉缎轻褂, 怯懦的裙小弧地摆到榻前。只见楚含丹钗亸髻松,赤面红眼, 显然是直哭了一夜。

  丫鬟蹲个万福,嗫喏吞吐,“二奶奶、二奶奶, 少爷今儿早上吩咐, 叫把您的东西收到北廊下的屋子里去。那边儿已经收拾好了, 您、您可是现在动身?”

  槛窗下一双冷凛凛的眼射过来,其怒可鉴,“动什么身?这是我的屋子,你们这些没规没矩的奴才,给我滚出去!”

  那丫鬟怯退一步, 后背撞在一对软胸脯子上头, 回首一望,原来是慧芳。通身嫣红软缎, 只横件月白云盛莲的抹胸, 至颈处露出好大截白皙皮肉。

  她手捏一块银红绣白玉兰轻绡, 随腰窝一摆一荡, 过分妖娆。放肆地直接对榻坐下, 眼也不看楚含丹,只盯住指尖的帕子闲闲拉扯,“二奶奶敢情还做富贵梦呢?这里分明已经是我的屋子了。少爷早上出门时说, 我已是半个主子,住在下人房里总是不妥,叫我搬来上房住,离他也近,可你不让,我怎么搬呢?”

  咯吱咯吱的细碎声响回在楚含丹的两片腮内,她用了好一瞬,才红着眼瞪出个笑来,“慧芳,我平日里待你还算不错吧?二少爷要抬你做姨娘就做姨娘好了,怎么还要来抢我的屋子?这院儿里多的不是空屋子,你随便住哪一间不好?”

  慧芳横一寸眼,噗嗤一笑,“你对我好?不妨直说了吧,我起先也以为你对我好,直到昨儿才醒过来。你从前哪里是对我客气呢,还不是想借着我的手拾缀别的人?二奶奶,我哪点对不起你呀?虽说不上十分勤勉奉上,可我原也不是你的丫鬟,也用不着我近身伺候你,你是对我哪里不满?要想出这个法子来炮制我?我告诉你,我今儿可没那样好哄,你快给我搬出去,否则,我叫丫鬟们将你的衣裳头面都扔出去!”

  冷眼对峙中,夜合正端了一碗燕窝进来,瞧阵仗忙将漆盘搁在案上,叉腰横指一圈儿,将丫鬟一个个都虚指点到,“好啊,你们是要造反不是?我们小姐即便换个屋子住,也还是这府里的二奶奶,是这府里正儿八经的主子!我瞧你们是活得腻味了,敢以下犯上!”

  其间,有个丫鬟深垂下头,只望见两个珍珠耳坠子颤颤巍巍,“又不是我们故意作对,原就是少爷早上吩咐下的,我们不过是尊令办事,姑娘倒怪不着我们……。”

  一番话儿在宁静晨曦中响得格外透彻,慧芳听见,更涨了势,将腰一横,拔座起身,手上连抖着帕子,“姐姐妹妹们还楞着做什么?咱们可不是什么千金万金的小姐,没学过那些虚礼,也不必讲这些假客气。她不搬,咱们就亲自替她搬,搬完了我有赏!”

  众人一听,立时履舄乱响,纷呈错开,白的裙、绿的衫、黄的褂、粉的鞋登时乱得满室,没一会儿就将大楠木立柜里的衣衫头面都搜刮了出来。

  混乱中,夜合各处奔走,四面阻挠,“你们做什么?这是抄家呀还是搬家啊?给我放回去、放回去!”

  无人应答,各自旋裙乱忙。片刻,有一小丫鬟吃力地抱来一个宝盒呈到案上,掀开盖儿给慧芳看,“慧芳姐,这些东西不知是谁的,可是二奶奶的?”

  楚含丹别着脸对向窗外一场落寞的秋景,两片牙咬得死紧,未发一言。倒是夜合又扑上来,将宝盒横拽一个方向,“这些东西是姑爷送的,你们不能动!”

  闻之,慧芳粲然一笑,挥着帕子,“正是呢,少爷说了,二奶奶就那几件头面首饰,别的早贴补给家里了。少爷还说,这些东西奶奶原就不稀罕,就不给奶奶带过去了,还留在这屋里。”

  丫鬟尊诺,又抱下盒子原处放好,乱哄哄一遭,总算将楚含丹的一应东西都打点出来予她过目。只见十色光锦上,有一个鸳鸯戏莲的绣囊,她一把便夺了过去,捧在怀内,指尖隔着重纹摩挲里头那枚绿松石的如意犀比。

  直到过去那边屋,挑眉回望正廊,方觉不过同院同檐,却隔着那么远,隔了绿荫繁叶的花间、隔着叠嶂巍峨的一片太湖石和比登天还高石阶。

  进得屋内,已是彼番光景,不过十来丈的一个通屋,左首搁了床铺与一个楠木柜,右首两扇槛窗,搁着一张楠木榻,中间一方圆案,四壁凋零,再无芳屏。

  她红着眼将屋里梭巡一圈,抱膝独坐到榻上去,脸上愤懑难填。夜合牵裙过去,对坐下,抬一眼耷一眼地轻劝,“姑爷在气头上才将小姐挪到这里来,不过是住两日,过几日姑爷心一软,仍旧将你挪回去的。……要我说,你还该去姑爷面前服个软,就更不用在这底檐筚户的捱两日了。”

  榻上仍是垫了锦垫,只是颜色不如从前光鲜,她弓腰在上头,手中握着绣囊,一遍遍地摩挲,唇扉亲启,眼中沉入更深的恨海,“他休想!”

  夜合无言可对,拔座起身,开始逐一收拾起来。而楚含丹仍旧陷在一束半暗光线中,恨若轻尘将她裹挟着,她却仍能抽身想一想宋知濯,想他何时会来。

  果然,午后正阳中,宋知濯来了。一身银灰软纱袍用锦带扎紧了袖口,长靴下跨门而入,走到楚含丹面前,将她望住,夜合奉茶来,他只摆袖推拒。

  眼角掠过他半截衣袂,楚含丹立时抬起头来,与之对望,像风拂过枝稍的木芙蓉,寂静地等待君郎摘撷。她知道,他一定是来给一个交代,对那日的一吻,甚至是她的往后余生。

  可是久久沉默中,她没有在他眼内看见任何情愫,故而她倏然有些心慌,伸出一只手塞入他的掌内,将他沉沉坠住,几近祈求,“知濯,你带我离了这里好不好?”

  正逢夜合搬来一根圆凳后退出屋内,宋知濯便撒开她的手撩了衣摆坐下,“我明日一早便要领兵前往延州,所以来一趟,要跟你说个清楚。”他就像上回还坐在嵌了轮子的木椅上,用同样审视批判的目光将她睨住,“我晓得你做过什么,就是金源寺遭劫那回。我一直没有找你兴师问罪,是因为我不想让明珠知道你要害她,即便她不会因此难过伤心,可她会失望,我不想让她再对世间有一寸灰心。”

  睨住楚含丹筛糠一样发颤的轮廓,他接着凌迟一样地往下说:“可那天,她就要对我灰心了,我害怕、我怕我要独自一个人承受她全部的怨恨,所以我拉了你陪绑,想叫她对我的怨分一半到你身上。……大概没什么用,我仍旧害怕她会恨我。”

  言讫,他顿一下,拔座起身,却被楚含丹由身后叫住,“你为什么要来告诉我这些?”回首过去,见她已经踅下榻,将手上一个绣囊狠狠掷来,似乎裹着硬石的绣囊咚咚滚几圈儿,发出闷而沉的响。

  她髹红一双眼,死死凝住他,裙面沉重地颠荡过来,一步一痛,短短几步似末路穷途,由一个含情脉脉的柔情女子走成了悲恸难平的怨妇,“你知不知道,哪怕你不来呢?我也算有梦可以做,我可以期盼明儿你会来,明儿不来,我还可期盼后儿,一天不来我盼一天,等我清醒过来的时候,大概一辈子就这样过了。可你为什么要来?为什么要来同我说这些?!为什么非要将我敲醒?!……”

  声音亦由隐约啜泣变得歇斯底里,亸簪欲坠,松髻半垂,凌缕的发丝粘在她泪痕半干的一把腮上,不再秀色妍艳。

  宋知濯居高睨住她,眸中反射她几欲疯癫的一张脸,“我来跟你说清楚,是想让你知道,你该恨的人是我,不是明珠。她从没由你手上夺走什么,你我之间,除了满嘴空文的婚约,什么也没有,你非要恨谁怨谁心里才痛快的话,就来恨我好了。”

  他自蹒步而去,旋起一片衣袂,撩起楚含丹心内万丈高的怒火。她追出去,追到长廊,可他的身影消失在院门处。回首过来,满院的或是骇异、或是讥诮的目光,慧芳坐在高廊,搭在扶槛下的腕子慢悠悠晃着帕子。

  而另一边,站着宋知书,他的眼里有什么呢?大概是嘲讽!即使他没有笑,也胜过千万人的笑声!

  对视中,宋知书踅入门内,将她丢在北下的长廊,再无回首、他不敢回首。见证她的支离破碎,比眼下自己的“一无所有”更令他心痛,而比这更加心痛的,是她即使深陷囹圄梦境,也不需要眼前真实的自己。他想,他从没得到过她,反倒在一寸寸的失去自己,哪怕那个自己是一个阴险狡诈的小人,却也曾有过完整的自尊。

  恼人的秋风在这一天刮得缨枪上的红缨如一片烈焰火舌,三角战旗飐飐,齐刷刷扬向另一片雪雨风沙的土地。宋知濯在领头的战马上,左右各一副将,端正威武的铠甲下,是他一双野心勃勃的眼睛。

  人河两岸是另两条连绵的人河,俱是兵将们前来送行的亲人,一片泪雨潸潸下,除了黄明苑,宋知濯并无亲人相送。他在人河中睃巡一圈儿,期盼在里头见到一抹娇小的倩影,然而很快,他又暗自嘲笑完自个儿的贪心,打马前行,将繁华的京城略为一抹缩影。

  缩影里,人群熙攘,明珠混在里头,双肩各挂一根粗麻绳,后头坠一辆木板车,车上不知打哪里搜罗来的一些桌椅板凳。胸前垂着两根布条缠的麻花辫儿,随她的步子沉沉摇摆。

  好容易拉到一条人眼稀少的长巷中,见门口候着的青莲忙迎上来,“我的姑奶奶,你这是在哪里搜罗过来的这些东西?”

  二人搭手将板车上的桌椅条凳卸下来后,明珠才咧开牙笑起来,捏了半截袖口擦额角的薄汗,“我在街上见有户人家抬出来的,问了一句说是不要了,咱们屋子里除了张木板床,什么也没有,这些桌椅板凳总是要用的,我就搬借了房东大娘家的木板车拉回来了,姐姐你先收拾一下,我给人把板车先送回去。”

  房东是一位算得和蔼的大娘,夫家姓张,住在巷口,这原是她家祖宅,因家中全是姑娘,二老归逝后留下这房子无人居住,年久失修,便一月五百钱租给她二人。里头一个不大点儿的小院儿,一间正屋与东厢房,院中再有一颗几十年的老桃树,二房各一张硬板床,其余一应家具俱无。

  去时,张大娘正捡了一筐子嗑边儿裂纹的碗碟陶罐,见明珠来便含笑递给她,“好闺女,你与你姐姐总要吃饭不是?这些东西倒别费钱买了,我捡这些将就用着,等将来嫁了人,自然有好的使呢!”

  院墙上正好一株爬墙虎爬得半壁,滤了几点斑驳的光在明珠的笑靥,浄泚而纯净。她坠睫笑笑,有些腼腆地接过篮筐,“多谢大娘,回头我烧了饭,还要请大娘过去吃呢。”

  张大娘臃肿的颊边有些被日头反复晒出的红痂,一笑,红痂上便撑起丝丝干纹,像久旱成灾的红土地。她扬起嗓子扭头朝屋内喊一声儿,“老二、老二!快出来!”再扭回来,搭着袖含笑在明珠脸上反复观摩,“照你先头说的,你逃荒到京城来,家中只剩你与姐姐两个,那日子可艰难呐。姑娘家,既不能在外头抛头露面做生意,又无田无地的,还是早点寻个可靠的人嫁了好。”

  正逢屋内钻出来一个灰布粗衫的男子,二十上下的年纪,身形佝偻精瘦,头上缠了一片湛青纶巾,打扮似个读书人的模样,可瞧那眉宇之间却令人不大舒服。

  “娘,什么事儿啊?”他蹒步过来,一眼见到明珠,两个眼珠子就粘在她身上抠不下来似的,直将明珠瞧得垂首避目。

  那张大娘在二人之间来回睃一眼,笑得更加开怀,搭在腹前的手指了明珠一下,“这姑娘与她姐姐逃难到的京城,租了咱们家的老宅子,横竖前头不远,你将这些东西帮她拿过去,顺便再瞧瞧可有没有什么要帮忙的,也帮着收拾收拾,省得你成日家弯在那屋里只知道看书!”

  言及此,将明珠手上的篮子夺来递给他儿子,又指他儿子一下说与明珠,“这是我家老二,你前几日没见过,叫张长生,可不是外头那些翘脚汉,是读书人,只等明年去考个功名回来我们一家就有好日子过咯!叫他去帮你们姐妹收拾收拾,尽管放心,他自幼读书,比不得那些狂三浪势的人,你只将院门儿敞开,也不惧坏什么名声!”

  “大娘,哪里敢再麻烦?”明珠只觉挂在身上的眼似两根灼人的灯烛,避之不及,“我自个儿拿回去就成,屋里也没什么要收拾的,万万不敢劳动,您可千万别同我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