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2 / 2)


  “老爷?你说国公爷啊?”明珠弃明投暗,将身子倾进阴凉中,忐忑与她对望,“我都没见他来瞧过大少爷,想来也对他也没多少关怀,难不成我去说了,他就真能做主?”

  “……唉,”一声重叹中,只见青莲细长眼睛眯成一片柳叶,愁聚千层,“是我糊涂了,若让太夫人知道,你哪里还有命活?还是想想别的法子。”

  二人对坐半晌也没想出个头绪,眼见金光收尽,漫天只剩蓝沉沉一片幽暗,月亮钩着一片云自东南而出,最终又与云层渐行渐散。

  收起繁丝忧绪,青莲掸裙而起,长吁一声,“得了,我先回去,我有心搬到那边里间去替你们值夜,又怕这突然的变故引起别人猜疑,所以你就还担待些。有事儿就同我说,改明儿我去支些冰来,省得叫你跟鲛人洒珠似的一身汗。”

  明珠起身相送,直将人送到门外,翘头小樱花的粉缎绣鞋刚收回来又跨出一只,“青莲姐姐,姐姐!”她赶上去,迎她回首,“我这脑子!有个事儿我差点忘了,我是想问问你,小月和荃妈妈是有什么过节吗?怎么娇容的屋子偏让她去住?”

  “啊?”青莲揪住眉想了一瞬,再抬起时可见比她还多几分疑虑,“没听说有什么过节啊,小月是前两年才买进府的,跟着学了几天规矩就被叫到咱们院儿伺候了,她为人小心仔细,短短两年就做了这一等大丫鬟,和荃妈妈一向没甚往来。……难不成是你察觉了什么?”

  纵然如此,明珠心头还是萦绕一丝困惑,早晨分明见她两方对峙非比寻常,必定有些渊源在里头,只是一时没头绪,她便搪塞而过,“也没什么,大概是我疑心,姐姐回去歇着吧。可一定记得给我们屋里支些冰来啊,这天儿都快热死了!”

  瞧她巧笑连连,一截粉舌俏皮吐露,引得青莲心若泉眼,涌不尽的慈爱怜惜,软软朝她鹅蛋颊腮上掐一把,“晓得了,进去吧!”

  这漫长闷沉的白日一过,即是螭檐对月、树荫成幄,屋子只有四面烛火飘摇,聆听一段苍白的诵经。那音调平缓却快,唇齿微微翕动,如同念一段咒文,不知谁的命运被缠绑其中。

  梦觉小庭院,清风徐徐,绮窗外,桂叶飘,心摇。

  这颗心是宋知濯的,许多时日,在白日喧嚣退尽后,独留在这间卧房,他的心跟烛火是一样的,随着明珠倩倩身影在摇曳,这是骤如诗书里所言的“魂牵梦萦”。偶时他甚至觉得,若是不受人世功名利禄所扰,只留心之所向的纯与真,那该多好。

  然他既为凡尘所困,必定是有数不尽的凡俗杂念,只是如今看来,就连同她说起不堪恶事,也像是有情人间说起山盟海誓的情话,风花雪月会将这些俗事包裹。

  终于待明珠上完晚课,他招来她同在榻,靠向垒起的鸳鸯八角枕上,“马上要中元节,阖府上下恐有家宴,届时连我也要到厅上,你自然免不了一场酬酢,但你不必怕,只要不露什么马脚,挨过时辰我们就回。”

  瞧他笑如清风,骤然抚平明珠心中不安,她盘腿而坐,执那把江南艳景的团扇缓缓扇风,“全家都在?那不是连国公爷也在?我还从没见过他,不知道他凶不凶,会不会无端端教训我?”

  扇出的风带着幽幽梅香,寒冬里唯一可见的一抹颜色,正如他二人在人世唯一可抓得住的清欢。猝然,他扬起一个大大的笑脸,大到露出八瓣皓白的牙,也盘腿坐起来,螭龙纹的紫檀色衣摆规正盖住两腿,伸手夺扇,“来,我替你扇,既是夫妻,不好老叫你伺候我。”

  在她下眼眶除弯出两片月钩,钩住他的心倾靠半寸,“他是这个家的主人,自然是会在席的。不过他向来不问琐事,只要没有差池,必然问不到你头上来。你只管放心,饭一吃,嘴一抹,万事不管就罢!

  浅浅言谈后,他将两眼望顶,作出惆怅无限之感慨,“嗳,只是我家家宴都是大鱼大肉,恐怕要为难你了。什么珍珠丸子、油焖大虾、黄焖鱼翅、荷包里脊、清炖甲鱼,燕窝煨鸡丝汤,总之地上跑的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节日下头都给你端上席面。你只日日替我去厨房烧饭,可曾尝过我家厨子烧的菜?你所见的厨娘,不过是负责我们这些小院儿的膳食,真正主宴掌勺的自有几位大厨,哪里的菜色都会烧,啧啧……,只可惜你都不沾荤腥。”

  一番话讲得声色动容,比那茶馆里的说书先生也不差,明珠顿觉他所说的那些菜色俱在眼前浮现,一应盛在他府上惯常用的那些精细碟子里,更甚至鼻尖能嗅其香味儿,她暗自吞咽一下,将最后那点清规戒律仍守在肚内,眉间似横着无坚不摧的信念,“那我只捡素菜吃不就成了?”

  “嗳,不成不成!”那团扇在眼前重晃,似要搅动她死守的戒律。宋知濯将嘴一撇,惋惜无穷,“我们家啊,就连素菜都沾了荤,就说那炖矮黄也是用新鲜鱼汤煨出来的。我看这样吧,不如届时你先到厨房拿两个馒头垫一垫?”

  “哦,合着你们一家吃山珍海味,叫我啃馒头?”明珠顿觉苦不堪言,撑着床面死瞪着他,见他要笑不笑憋了红脸,她方撤手垂肩,唇上一翘,掬出一朵烂漫的映山红,“罢了罢了,啃馒头就啃馒头吧,横竖我吃了这些年的馒头,反正那席面我是一口都不吃的!”

  她将含怨带嗔的眼神婉转送出,就这一眼,宋知濯只觉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有明月1。清风霁月,只这一瞬息。

  望住她一截粉舌唇间幽吐,像极了一只彩翅沾了露珠挣扎起飞的蝶,他倏然由胸腔内生出蓬勃冲动,只想去去吻住她,用自己刀锋一般的薄唇去印住她柔软又妍丽的唇,这感觉来势汹汹,令他避之不开,闪之不及……

  须臾,他紧盯着她噞喁的唇间,耳朵里已经听不清她在说什么了,仿佛只剩一声声鲜活悦动的回响——是他的心跳。对膝之间,他倾身而去,摒弃了方寸距离,果然吻了那张喋喋不休的嘴。她的唇一如想象中柔软,似一张滋生万物的温床,他闭着眼,安静体会自己又一次在她的温度里活起来。

  天地倒转片刻后,他方才睁开眼皮,眼前是一双瞪得溜圆的杏眼,眸子里有小小慌张、丝丝无措、一切少女初吻该有的恐慌下头,掩藏着无尽缱绻缠绵的沉溺,所有的情绪里还没有恐惧,他蓦然放心下来。

  他们方才正在说什么来着,明珠已然忘了,耳边尽能听见的除了聒噪的蝉鸣蛙叫,便只余自个儿的心跳,脸上扑朔的是他温热的喘息,有些重而快。他的唇似一张缎锦堆叠出来的软塌,有丝丝麻意从唇间游至全身,令她想跌下去、想随之沉浮。于是她也缓缓阖上眼。可接下来,是无尽的黑暗、恶心的酒臭味儿、一个男人蠢笨的喘息以及小女孩儿快要绝望的嘶吼,这些片段惊得她猛然睁开了眼,一把将他推开!

  片刻里,宋知濯亦有些手足无措,再看她眼中惧色,他只觉心被戳出一个眼儿来,他两手扶住她将要坍塌的肩,抵在她额上,语里用尽毕生温柔,“不怕的,不怕的。都是我不好,是我色/令/智/昏,你别担心,我不会做什么,我只是……,想亲亲你,你若不喜欢,我以后就不做了。”

  他歪着的头,低顺小心的眉眼令明珠顿生愧疚,她知晓自己不该用自己的本能去抵抗他的本能,他能有什么错儿呢?她暗恼自己,于是眉眼生硬地弯起,尽量奉上一个轻松的笑,“我就是一时间有些惊着了,没事儿,缓缓就能好的。”骤然梅香凝滞,她闪避着他关怀探究的眼,“我去打水给你洗脸,天儿不早了,睡吧!”

  宋知濯盘坐在床上,静默着看她逃跑,在她每个芳裙皱掩的步子里,都希望她能傎踬下往事的碎片,他想再一片片拾起翻看,重新再拼凑回她身上去。然后告诉她,所有所有好与坏的过去,都只是过去,庆幸如今他们总算相逢了,要一齐赶上日出东升,将那些黑幽幽的夜抛至身后……

  四面的飞鹤烛台上有十二根燃尽半生的蜡炬,消融的液结成冰锥一样的累丸,细长的烛身渐渐消成木桩,一如长夜有尽。

  夜有尽时,日有轮转,没下下来的雨又憋了两日,终于在一个薄雾清晨劈头盖脸浇下来,浇透四方险些的枯枝败叶。周遭俱是草、泥、花、树缠绞的腥香。

  比中元节更早到的是七巧节,按节礼,各家女儿在这日需夜对星辰,祈求七姐发善心,赐予蕙质兰心,心灵手敏。若诚心可鉴,便得绣、缝、补、采、烧等一应手艺。于官爵人家的小姐来说,一心所求不过一个女红,然宋府这两位奶奶,一位娴雅千金,一个山野淄衣,俱一概都不会。

  明珠自不必说,从前哪里穿过锦衣华服?不过是些粗布麻衣,因在庙宇,倒无需刺绣花色,只是平日衣裳破了自个儿打个补子,一针一线粗粗结来,缠成弯曲扭八的一条长虫。楚含丹缎纱罗绡,通身十足十的小姐派头,却自有绣娘做来,也不用她,于是这日子于她也无甚关系,不过天才尽暗,就有院儿里各色小丫鬟摆案焚香、沐浴祷告。

  闲来无事,又有群芳聚首,宋知书自然是斜垮着靠上木亭扶槛,手上散开一柄折扇,柄是乳白象牙,骨是上好湘妃竹,面是细绢所绘一副鱼藻图,狂撒恣意,应时应景儿,亭下就簇来一群锦鲤,金红相间,每个鳞片都在这雨后清凉的夜熠熠生辉。

  丫鬟们叽叽喳喳才将香案摆上,就有楚含丹扶门而出,手打六菱边儿纨扇,一步一摇,如浅月中天。宋知书眼一偏就瞧见了,原该就此收回目光,但不知是否难得此夜见凉,又或是百花齐聚怎能少芙蓉艳压?他竟兜着一颗心,遥遥喊她一声儿,“二奶奶,这是要出门儿?上哪里去啊?”

  楚含丹后倚一座巍峨太湖石回望,见他懒散靠着,曲了膝脚踩扶槛,顿时攒千万厌嫌,“去找大奶奶说话儿,怎么,依二少爷的意思,我连大奶奶都见不得了?”

  “哪里话?你想见谁都行,”飞檐下,他兀自歪嘴一笑,将她眼中、语里不加掩饰的弃嫌之意视若无睹,抛出一根惯常霸道的线企图牵制她,“不过今儿良辰美景、月牙梢头,你就别去打扰人家夫妻了,留下来陪我赏景如何?”

  一时丫鬟们也将嬉闹止住,退到亭子下头的池边上,尽量避开这一场硝烟纷争。在余下的蛙声一片中,楚含丹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屈服在他的淫/威之下,她太清楚不过,他的询问不过是霸道的皮,若是不答应他,当着众人,他不知还能说出什么羞辱人的话来。

  她提裙而上入了亭子,自在扶槛另一头坐下,与他无话,便叫来屋门前的夜合烹茶。分明晓月清稀,对坐的却不是良人,她心有余恨,连眼都懒得抬看他片刻,只执盏品茗。

  宋知书却不甘作罢,非要扰她烦丝,挪一寸过来,扇打木槛,仍旧笑着,“我知道大奶奶是想去瞧瞧我大哥,不是我棒打鸳鸯,不过是好心提醒你,今儿丫鬟们都出来祈巧,你要是在那边撞见谁,传了闲话儿到母亲耳朵里,我的面子是小,只怕你要吃亏呢。”

  ————————

  1 《南史》卷二《谢譿传》

  36. 礼物  群芳开遍,各有姿态。

  夜风如织, 韶光大好,而眼前的人却非良人。楚含丹愀然住扇,乜眼瞧他片刻, 蝶恋花的扇面又迤迤然摇起来, 摇出秋风无情、冬雪不屑, “你满肚子的‘男盗女/娼,就当旁人也是如此, 殊不知人各有志,我和你可不是一样的人。”

  得了这话,宋知书也不生气, 笑着朝夜合要一盏茶。望这清辉如水、月似柳眉, 倏然也令他心里生出万千思绪, 他含笑启嘴,不知是说给天上的七姐儿听还是说给面前的女子,“我宋知书打小就是根烂骨头嘛,最爱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大哥比我只大一岁,自小就博学多才, 四五岁上头就总有人拿我同他比, 连母亲私下里也耳提明面教训我,让我比着他学习上进, 于是我也就比着他苦读诗书。谁知我永远追不上他, 七岁时, 赵将军又说大哥有勇有谋, 带着他学了好一段日子的武艺……。”

  他偏回头, 手上一折一折地收起扇面,垂首低笑一声,这声音似有千百年的壮志未酬。楚含丹斜眼一瞧, 他盖住整张脸的睫毛在夜风中瑟瑟颤颤,仿佛回到他口中所提起的始龀岁月,“我也死皮赖脸跟着学了几天,没曾想从木桩子上摔下来将手摔折了,人都说我不是这块儿料,我琢磨着也是,干脆不学了,索性放肆玩乐起来,父亲瞧见了打一阵、母亲瞧见骂一阵,我还是不改!”说着,他抬首,肘靠扶槛斜嘴一笑,眼中可摘星辰,“可某一日,我忽然醍醐灌顶想要发奋起来,若学不了武艺,我便从此头悬梁锥刺股刻苦读书,可一日一日,我仍是不及大哥,直到他从马上摔下来。”

  “那时我想,我总算能有出头之日了!”他的笑由落寞转为满志,最终又跌到数不尽的寂寥里,“可我心里清楚,我还是不如他……。如今也好,虽不如他,却也强过许多人。……你知道是什么使我突然发奋起来吗?二奶奶,你猜猜?”

  听他半晌话,楚含丹思绪早已飘远,想起十来岁上与他兄弟二人在各个雅集里谈天说笑的光景,那时她心中充盈着少女羞怯的期待,只盼着快快长大,能成为宋知濯名正言顺的妻子,不必再隔着丈八同他眉眼相交。

  眼下骤然回转,眼前却又是这个千刀万剐的祸根,仿佛从前离她隔了一辈子,霎时一颗心跌落万丈,叫她哪有什么闲情去猜,只瞥眼落于色彩斑斓的一群丫鬟身上,“不晓得,二少爷的事儿与我什么相干?我们既不是知己也从不交心,倒与我说不着。”

  池子边上,香案及各色贡品已经摆开,慧芳打头一个点了香,带着众人朝九天玄月跪拜叩首,嘴里念念有词,也不知唱的是些什么。她瞧也没瞧进心上去,不过是想错开他那双似盛月华的眼。

  那双眼观她如高山起伏的侧颜,里头微弱的星辰之光如同零星之火渐熄渐灭,终于重归黑暗,徒剩满地拽不起的死灰。他翘起一条腿,方才谈及往事的人与现在这个桀骜不驯的人,仿佛亦是搁了一辈子的同一个灵魂,“正好,我也不想说。二奶奶,你瞧今夜朗月星辰风光正好,我们夫妻也当剪烛西窗下,共赴云雨时,方不负这良辰美景啊,你说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