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8节(1 / 2)





  “不晓得,但总比成天待在府中不出去要好。我就是想出去玩玩,不喜欢一天到晚都待在府中,看到的永远是四方天。”说话的时候,小姑娘还有些忧伤,满眼的忧郁。

  在四姑娘的忧伤中,迎来了第一场大雨。

  气温转凉,狂风席卷天下,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如注。

  哗啦啦的大雨敲打着厚实的瓦片,滴答滴答的响个不停。

  坐在窗户边,推开窗户,望着窗外的大雨,忧愁爬上脸颊。

  一连多日的大雨,已经让人担忧起来。

  今年又是一个欠丰收的年。

  晚饭时,杨大人担心的晚饭才吃了两口,就交代妻子,“太太,明儿让大管事去多购买一些粮食,多购买一些,庄子上的陈粮,一粒都别卖。”

  “好,老爷。购买多少为好?”

  杨太太持家多年,知道近日的狂风大雨代表什么。她已经着手安排了,府中一共就几个庄子。此时庄子上的陈粮别说卖,还得买进不少。

  也送信给庄子上,让佃户们做好粮食的储备。

  “多多易善,外地送来的邸报上全是大雨狂风,不少外地的大雨一直没有停歇过。

  咱们这边的大雨,多少还歇歇,可南方本来湖泽多,水多,一直下雨,别说欠收,我觉得应该是颗粒无收。庄子上还有府上,准备的粮食至少要吃到明年年底。就按一年半准备吧!”

  杨大人也蛮接地气的,心中已经盘算出来大雨带来的问题。

  只是他没有想过瘟疫的问题。

  “行,我让管事们去忙活。”杨府不是心狠的人家,天灾无情,佃户家他们也会顾着。

  不想让他们饿死。这真算是有良心的主家。

  第二日,用过早膳,杨清坐府中的马车出门,一直去到北城属于她的那座二进宅子还有不远处的小铺子。

  铺子还有几个月时间才到期,别看就一开间,但进深很深,后边还有一院落,也有一间房,一间厨房,柴房,院子里还有水井。

  铺子没有去,杨清直接去了宅子,现在就有四家人住在这边,买来的四家人青壮年多,还能看守宅子里的粮食。

  屋内的地窖还有空房间全塞满了粮食,她在杨府的院落也早早的运回来一吨的粮食,大米,面粉都有。

  进到宅子,宅子里的管事的耿富,小跑着过来,“姑娘。”

  “最近没有人注意咱家吧?”杨清最怕的就是有人注意自家的这座宅子,里面的空房间可都装满粮食,真是怕歹人注意到。

  “没有,姑娘交代过要低调低调,奴才们几家都穿戴的很差,说是一起租的这座院子居住。没有人怀疑。”

  “那就好。我吩咐你买的烈酒还有药材可买了?”

  “买了,照姑娘的单子上买的。一点也不差。”

  “我去瞧瞧。”

  杨清以防万一还准备了一些药材,没有制药,先放在这边。

  最近她又出手了一些名贵药材,每次都是她乔装打扮以后去卖的。亲自去卖药材,得来的银子用来购买了大量的药材,粮食。

  宅子不急着买,等到年底,房价会降很多。到时候再买进,是最好的时机。她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买的宅子肯定不是穷苦老百姓的宅子。

  庄子也要买。

  走进宅子的正房,里面出来正常的过道,其余的地方都堆满了粮食。

  一间间的查看,包括地窖,都堆的满满当当。

  坐在屋檐下,交代四家人,“你们近日少出门,除了必要的购买菜,还有一些需要用到的物件,尽量少出门。宅子里,时时刻刻都不能少人,至少有两家人要在家里。”

  “是,姑娘。”

  “还有,现在就开始打听木炭,找找京城附近哪家的木炭最好,还有木柴,上好银霜炭,有烟的木炭,以及干木柴,都要多多准备。

  对了,我上次给的图纸,找到工匠已经做出来了没有?”

  耿管事答道,“图纸上的炉子耗铁,奴才已经让人悄悄收了一些废铁具,找了一位京城内最好的铁匠。目前做出来五个炉子。

  还有一些还得等段日子。

  一时半会儿,可能做不了那么些。”

  “嗯,没事慢慢来就行。”

  如记忆中一样,一半以上的地方大大小小的洪涝袭来。京城城内也小小的涨了三次洪水,内涝,雨水不能及时的排出去,城内某些地段有到膝盖处的洪水。

  “姑娘,您别出去,太太也说明儿十五也不用去请安。院子里到处都是水,走到哪儿都是湿哒哒黏糊糊的。”冬雨进屋就瞧见姑娘穿戴整齐,要出去的模样。

  “不出去,我就在廊檐下走走。母亲那边还好吧?”

  好在杨府居住的区域只有到脚踝的积水,屋子比院子都要高几个台阶。倒是没有进水。

  不能出去,但日子还是得过。

  “太太那边没事,太太那边的正房比咱们院的正房还高,肯定不会有事?”冬雨笑着说道。

  “不能大意,记住了让太太还有别的院落的房间都多开窗通风。淤泥每天都要及时处理,千万不要大意马虎。”杨清从大雨倾盆开始,就一直交代府中还有反复叮嘱,一直有做好通风措施还有买回来大量的石灰,堆积在地势高一些的屋子里。

  “大管事每天都有一个院子一个院子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