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诡骨第170节(2 / 2)


  他仍旧没有回到西头城,而是回了自己的老家落马湖。

  落马湖畔的李陵山,据说方圆三百里,对于这里的山山水水,卫八早已经熟悉了。在落马湖的西侧,卫八找到了一条船,让船家把他带到李陵去。

  掌船的是个老船家,估计一辈子都在落马湖这里渡人,很健谈,身子也很结实,或许是卫八带着一身的江湖气,又或许是他风尘仆仆之间来不及刮胡子,看着胡子拉碴的,老船家看了卫八半天,一边掌船,一边说道:“小哥,走江湖的?”

  “你怎么知道?”

  “我这双眼睛,可是看过不知道多少人了,但凡这人做什么营生,只要做的久了,身上就会带着一股气,我看到这股气,就能猜出他们是什么来路。”老船家说道:“小哥,你身上的草莽气很重,若我猜得不错,一定是走江湖的。”

  卫八笑了笑,没有作答,老船家觉得他是默认了,愈发的得意。

  “小哥,这是要到李陵去?”

  “对。”

  “李陵那边的江湖人,我倒是都熟,小哥要去找人,还是办事,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问我。”

  “不用,只是随便走走而已。”

  “李陵啊,人才辈出。”老船家望着李陵的方向,说道:“可惜了,你来的迟了些,若是早几年来到这边,还能见识见识我们李陵卫八爷的风采。”

  “李陵卫八爷?”

  “对啊,就是李陵卫八爷,小哥大概听说过吧?”

  卫八摇了摇头,心里泛起了一丝难以形容的苦涩,在自己家族还没有破落之前,自己在李陵的名头,的确是响当当的。人们都说,卫家九重门,老八人上人,夸赞的,便是他这个排行第八的卫八爷。

  “没听说卫八爷,就不算来过李陵。”

  “你说的这个卫八,很有名么?”

  “那是当然!”船家一说起卫八,好像就挺直了腰杆:“我们这里有句话,你没听过,李陵三百里,英雄他第一。这个英雄,说的就是我们卫八爷。”

  老船家喋喋不休的跟卫八讲述着卫八的故事,卫八听着,想笑,却又有些想哭。

  李陵三百里,英雄他第一。这句夸赞,在卫八听来,有点刺耳。

  老船家说了很长时间,这才把卫八送到了落马湖的北侧,卫八下船之后,站在岸边,取了一块银元,丢给了老船家。

  “小哥,船钱之前,你已经给过了。”老船家看着卫八丢过来的银元,一时间有些糊涂。

  “我知道给过了,这是另外给你的。”

  “无功不受禄啊……”

  “你讲的故事,我爱听。”

  卫八转身走了,老船家捡起银元,心满意足,心里愈发觉得卫八是他们李陵人的骄傲,尽管卫八爷都已经消失好几年了,但只要提他的名字,讲他的故事,居然还有人给钱。

  卫八专门戴了一顶帽子,挡住了自己的半边脸,他一路朝着自己家的祖坟走去。

  当初卫家破落,卫八就是害怕自家的祖坟被人挖了,所以无奈之下,暗中把祖坟给迁徙到了别处。

  祖坟在一片山间,他曾经带着王换来过一次,坟头全都是平的,如果不知情的人到了这里,不可能知道这下面埋着一个家族的历史。

  卫八没有清理祖坟周围的荒草,这里到处都是荒草,单独把祖坟这边清理的干干净净,就有可能引起别人的怀疑。他很清楚,卫家消失了几年,但是卫家当初的仇家可能还没有完全忘记他们,会找一切机会报复卫家。

  卫八在祖坟之间挖了一个坑,把龙骨猫的尸骨埋了下去。

  卫八是不信神的,从来都不信,他只相信自己。可是在这一刻,卫八就像是一个虔诚的信徒,在祖坟旁边郑重其事的磕了三个头。

  他希望龙骨猫的尸骨,能给家族的运势带来好转,也希望卫家的历代祖先,能在九泉之下庇佑自己。

  第355章 账本

  等把龙骨猫的尸骨埋下去之后,卫八总算松了一口气。人都很奇怪,有时候明明不信什么,却又盼望着这东西能像传说中那样,给自己带来好运。

  相信这些,只是因为他心里没有寄托,也没有依靠。

  这一趟,来回耽误的时间太久了,卫八离开李陵,重新渡过落马湖,他没有遇到之前的那个老船家,不过,老船家所讲的故事,他还记得。

  在老船家的嘴里,卫八爷做过很多事,卫八现在回想一下,已经记不清楚有些事,到底是不是自己做的。

  但是,他还是感觉到了一丝欣慰。

  落马湖快要到头了,李陵也远远被抛在了身后,在即将离开此地的时候,卫八的耳边,似乎又响起了那句流传在落马湖两岸的民谚。

  李陵三百里,英雄他第一。

  卫八回到了西头城,回去之后,先去跟阿龙交代了一声,随后,他又来到那片破烂胡同。

  猪油饭和王换这些天一直都在这儿,休息了这么长时间,两个人都吃胖了些。在看到王换的那一刻,卫八的心里多少有些别扭,这种别扭,来自他自己,也来自王换。

  但卫八没有流露出任何的异样情绪,该如何就如何,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只能当做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猪油饭去拿了酒,三个人一起喝,卫八只觉得,这酒喝起来,好像比以前的味道淡了些。

  卫八他们在喝酒的时候,阿龙也在忙碌,一个账房先生模样的人,专门悄悄从外地赶了过来,又悄悄的见了阿龙一面。

  两个人没有在宅子这边碰头,阿龙专门找了个很僻静的街角,那边有个小饭馆,在饭馆的包间里,账房先生取出了一个厚厚的本子。

  “就在这里了。”账房先生翻开本子,让阿龙看了一眼,说道:“所有的堂口,收支,人脉,记的清清楚楚。”

  “你真有心了。”阿龙看了账本一眼,说道:“这一本子东西,怕是没有十年时间,是搜集不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