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1节(1 / 2)





  甄珠:……!!!

  天地良心啊,因为周萍从结婚后就没跟娘家人来往过,平常过日子时,也不会跟人提起娘家半句,以至于在周家人登门之前,甄珠完全不知道她还有外家亲戚。哪怕后面,周家人几次登门搞事,周萍也教甄珠喊了人,可她压根就没往心里去。

  这时候就看出智商差距了,哪怕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甄珠依旧没弄明白亲戚之间的关系。

  她一直以为,大舅啊外婆啊,那就是一个称呼,咋就……

  “所以,周大讨厌是我妈的亲哥哥?”懵圈了好半晌,甄珠终于后知后觉的醒悟了。

  盼娣点头:“就是啊,不然你以为舅舅是什么?我也有大舅小舅,我大舅叫何大军,就是我妈的亲大哥。还有咱们班的何小军,他是我妈的亲弟弟。舅舅的意思本来就是妈妈的亲兄弟啊!”

  李桂芳相当得不满意何小红,可这并不妨碍两家走亲戚。一个生产队上住着,何小军还跟苗家仨姐妹成为了同班同学,哪怕没刻意亲近,那也陌生不起来。

  眼见甄珠陷入了新的人生迷茫之中,盼娣还帮着解释亲戚之间的称谓和关系,力求让甄珠明白为啥这件事情那么难办,以及最为重要的,让甄珠放弃找周大讨厌弟妹算账这个想法。

  也把他的弟弟妹妹搞没了……

  这种话太吓人了!

  在盼娣再三的解释下,以及略迟一步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的毓秀和招娣也加入了进来,姐仨轮流给来弟擦脑袋,顺便给甄珠洗脑,想给她建立起正确的三观来。

  甄珠的三观都裂了。

  她才知道啊!

  原来周大舅是她妈周萍的亲大哥啊!

  这话要怎么说呢?等于说,周大舅跟周萍的关系,就好比甄卓凡跟她那样的。

  代入到这一层后,甄珠整个人都不好了。她突然就理解了为啥她妈狠不下心来跟周家人彻底断绝关系了,换做要是她,她也舍不得跟甄卓凡反目成仇。还有周外婆,那是她妈的亲妈。

  “换算下来,就是我妈带着我哥跑到我家里打我的孩子抢我的东西???”

  甄珠突然崩了心态,而随着她这话一出,毓秀几个……

  盼娣一巴掌呼在了甄珠脑壳壳上,用力之大甚至还发出了一声“咚”响:“别说那么吓人的话!你妈也就算了,你哥是那样的人吗?他多好的一人呢,长得好看成绩又好,说话温温柔柔的,早先我去你家里,他还给我拿糖吃,一点儿都没嫌弃我长得黑黑丑丑的。”

  眼见甄珠不吭声,盼娣抬起手又是一巴掌,这次换成了后脑勺:“听到没?不许冤枉甄卓凡,他才不像你大舅呢!你大舅就是个坏胚子,坏得流油的那种!”

  “二姐。”毓秀弱弱的开了口,示意盼娣看向身后。

  身后,何小红拄着拐杖铁青着脸,正目光凶狠的剜着盼娣,看她这副样子,简直就跟要吃了盼娣一样。

  在场的其他人都莫名其妙,除了来弟。

  可来弟知情有个屁用,上次剧透了一点点,她就挨了揍,还没有起到任何作用。这一回,她学乖了,顶着还有些湿漉漉的脑袋就往李桂芳跟前冲:“奶!奶、奶……”

  李桂芳循声看过来:“叫唤啥呢?哦,过来,奶给你擦擦脑袋。”

  何小红不甘的看了一眼盼娣,最终还是没敢在李桂芳跟前造次。毕竟,李桂芳所谓的讲道理都是对别人而言的,在何小红跟前,她是最不讲道理的人,保不准又要挨削。

  盼娣保住了,甄珠却还是懵圈的。

  “我妈……我哥……我妈……我哥……”她觉得她的三观直接碎了个彻底。

  第060章

  这世上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 并非当局者不明白事理,而是当你身处局中之时, 压根就不会去思考道理二字。

  就说周家那群无赖,打从头一回登门讨钱后,甄珠就烦透了他们。只是那会儿她年岁太小了, 事发时压根就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儿, 哪怕事后从队上社员口中把事情打听了个七七八八,可她又能做什么呢?就不说早已离开的周家人了, 就是甄家人也不会拿个小孩子的话当回事儿。

  一句话, 气炸了也没辙儿。

  直到后来,甄珠陆陆续续的从各种人口中听到所谓的“解决办法”,她觉得那些话都很有道理,那些法子也特别靠谱。既然有现成的法子摆在那里, 她妈为啥就不愿意照办呢?

  年岁小, 脑子又不聪明,甄珠是满肚子的疑问得不到解答。

  直到第二次、第三次……

  她是真的想不通,明明大家都说了,只要她妈出面跟周家人断绝一切关系,麻烦就能立马解决。那为啥不做呢?以前是真的不懂, 到今时今日,她懂了。

  这不是废话嘛,那是周萍的亲妈和亲哥啊!再混蛋那也是至亲, 搁她身上, 她也不能愿意啊!

  可怜甄珠, 好不容易瞧着她妈今个儿精神头还算不错,这才把人骗出来散散心。结果,周萍心情倒是稍稍放开了一些,甄珠的心态却是崩了个彻彻底底。

  因为心里揣着事儿,直到甄珠跟她妈一道儿回家去了,她还是没能及时将心态调整过来,反而看向她妈的目光里充满了同情怜悯,以及还有另外一些说不明道不清的情绪在里面。

  说实话,周萍是发现了胖闺女的不对劲儿,可她也没往深处想,毕竟最近一段日子里,甄珠是有些古古怪怪的,她认为是自己的缘故,遂安慰闺女,说她不要紧的,只当那个掉了的孩子跟他们家没缘分。安慰完毕之后,周萍见闺女还是没恢复以往的活力,思量了片刻后,去灶屋做花生糖去了,想着有好吃的,闺女总该高兴了。

  随着甄兴华的回来,甄家这边的伙食有了显著的提高。其实还不单单是甄家,连带队上好些人家都跟着沾了光。

  所谓的沾光,当然不是全然的占便宜,而是拿钱或粮食换的。

  甄兴华这些年在外头打拼可不是闹着玩儿的,他比队上任何人都有门路。像大队长,在队上倒是一言九鼎,搁在公社里也能说得上话。可论在县城里的关系,十个大队长都不如一个甄兴华。哪怕他现在已经不出车了,去县城里还是有人脉弄些稀罕东西来。

  已经是腊月里,因为最近这几年风调雨顺的,队上多半人家日子过得都不算差。再有一个,总在传上头有新政策下来了,虽说眼下还未落实,可相较于以前变化还是有的。像前些年,政策收紧的时候,家家户户最多养两三只鸡,别的都不允许,后来渐渐放宽了,就没人管这些事儿了,只要不是特别过分的,公社干部都是睁只眼闭只眼的。

  屋前种些葱蒜姜,屋后栽种黄瓜、茄子、白菜的,是不值当几个钱,可乡下地头本来就没多少要用钱的地方,日常开销都是从地里出的,以往是不让利用这些边边角角,后来没人管了,日子多少还是好过了不少。等各家各户的鸡再略多养几只,鸡屁股银行一发功,光是每旬攒的鸡蛋就足够去供销社那头换盐巴了。

  人嘛,最基本的需求肯定是吃饱穿暖,等温暖问题解决了,自然会想到吃好穿好。

  就目前为止,穿好有些难办,城里人的布票都不够用,乡下地头就别那么讲究了。好在,吃喝方面倒是有了不少改善,各乡镇都陆续办起了自由市场,且比前些年偷摸办的时候物资丰富了不少。而县城里头,黑市也跟着冒了头,但凡有门路,想弄些稀罕金贵的吃食并不算太难。

  恰逢年关将近,又有甄兴华从中帮忙,队上但凡日子过得去的,都抠出钱来托他弄些吃食来。

  这不,生产队上的年猪还没杀呢,好些人家已经飘出了肉味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