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子失忆后第203节(1 / 2)





  明明京城里那么多贵女,也不知道太子妃为何偏偏挑中她,不仅给她作靠山,暗中支持她做生意,据说还给她出了不少主意,还和她一起捣鼓出高产粮食。

  粮食是国之根本,意义非凡。

  光是这份功绩,温如水的未来就不会太差。

  这一切都是太子妃给的,若没有太子妃在背后支持,就算温如水有再多的能奈,只怕也无法如此顺利。

  不少人心里都疑惑,这温如水到底有什么特殊的,竟然让太子妃如此拉拔她?

  太子妃不拉拔娘家姐妹,不拉拔婆家人,偏偏拉拔一个投奔镇北侯府的孤女是怎么回事?就算要借机帮太子拉笼二皇子,那也应该拉拔二皇子妃吧?

  只是不管他们怎么看,温如水看着都挺平凡的,实在看不出什么出色之处。

  这样平凡的贵女,京城里大把,有太子妃这样的提拔,都能闯出一片天地,温如水能做到,其他人自然也能做到。

  今春那会儿,因为温如水在宫里出事,不少人还在暗地里嘲笑过她和丽贵妃。

  纵使丽贵妃和二皇子能仗着镇北侯府受宠,可还不是被人轻易算计了?听说那时候温如水的下场挺惨的,在宫里养了一个月的身体才好转。可转眼间,人家就被封为郡主,可以自由地进入宫廷,还和太子妃成为好姐妹……

  啧,光是这么一想,就忍不住酸了。

  温如水掐住手掌心,面色如常地坐在那儿,承受众人的注目。

  她暗暗擦了把汗,觉得这时代的女人可真不容易,若是活得平凡些,就要被人瞧不起,还要被拉踩,活得身不由己;若是出色一些,又成为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不管去哪里都要时刻注意,以防被算计。

  裴织和太后聊了会儿,看向坐在丽贵妃身边的二皇子妃齐幼兰。

  齐幼兰的肚子还没显怀,加上冬天的衣服宽大厚重,压根儿就看不出怀孕的样子。

  “二弟妹,恭喜啦。”裴织笑着说,“有三个月了罢?”

  齐幼兰含笑道:“正好满三个月,出门无碍了,所以今儿便求了二殿下带我进宫,给皇祖母请安。”

  说着,她双手轻轻地覆在小腹,满脸都是母性的温柔。

  裴织眨了下眼睛,不禁和她聊起孕妇的注意事项,以及育儿经。

  周围的人目光似有若无地转过来,听见太子妃和二皇子妃聊这种话,不禁有些诧异。

  她们还记得上个月因为流言之事,太子在康平长公主府闹的那场,导致康平长公主如今仍是卧病在床,连这样的宫宴都推托身体不适,不能前来参加。

  康平长公主的身体一向健康,怎么可能养了一个月的病还没好?

  估莫是没脸见人,所以才会称病在家,连宣仪郡主也跟着没脸见人,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人前。

  虽说上次的事,康平长公主是自作自受,但太子那通胡闹,着实过份了些。

  不管怎么说,康平长公主都是太子的长辈,太子不管不顾地跑去公主府大闹,实在不可理喻,很多人私底下说起这事时,都是满脸不赞同,觉得有失储君风度。

  可也有不少人觉得,太子此举不仅能有效地制止流言,也能为太子妃出气,就算胡闹,也不失真性情。

  也很符合太子的脾气。

  谁不知道太子的脾气不好,他都没对康平长公主做什么,可见他还是手下留情的……

  总之,世人对这事的看法不一,褒贬不一,甚至有些人还改变对太子的印象,觉得他是个可靠的,嫁给他的女人会幸福。

  瞧瞧太子妃,不就是个例子。

  以前都是她们看走眼,因为太子脾气不好,都以为嫁给他的女人不幸,说不定在他发脾气时,还会被他赏鞭子。

  可太子妃嫁过去后,东宫平平静静的不说,太子对太子妃的敬重和宠爱可是有目共睹。

  毕竟可没哪个妻子跑去庄子里一住就是十天大半个月的,太子还能跟着一起去的。

  皇上和太后对这事没说什么,要说太子没在其中周旋,谁相信?

  也因为这事,太子妃成为京城很多女人羡慕的目标。

  每当那些女人和宠爱妾侍的丈夫吵架时,就会拿太子对太子妃如何来说事,闹得那些男人都受不住,不得不退让。

  有了第一次退让就有第二次。

  很快的,那些夫人们发现,太子和太子妃恩爱,对她们竟然还有好处,更加推崇太子夫妻。

  有羡慕的,自然也有讨厌太子妃的。

  这会儿,见太子妃主动和二皇子妃说起育儿经,不少人暗暗耻笑。

  太子妃又没有生养过,她能懂什么?别不是看二皇子妃有孕,暗中羡慕,故意胡说八道,给二皇子妃一些错误的经验吧?

  然而,等她们仔细一听,发现太子妃竟然说得头头是道,还挺有道理的。

  荣太妃和裴织有些交情,说话不用顾忌太多,听罢不由道:“怎么听着太子妃的话,还挺有道理的,可不就是如此!那些经验丰富的嬷嬷也总结过很多育儿的经验,和太子妃说的差不多……”

  太后也是一怔,笑道:“她是个聪明的,学什么都是又快又好。”

  至于为何太子妃都没生养,要学这个,太后没有说,周围的人也识趣地没多嘴询问。

  她们在心里暗暗嘀咕,难不成先前的流言是真的,太子妃真的躲在庄子里研究生孩子偏方不成?否则太子妃怎么懂这么多?

  齐幼兰道:“大嫂,您懂得好多,听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就踏实多了。”

  她纯粹是惊讶,惊讶之余,也有些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