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4节(1 / 2)





  “不试试怎么知道?”

  “你——”

  凤笙挂起灿烂的笑,往后退了一点:“现在已经这样了,魏王殿下就不要再说这些没用的话了。”

  “你知不知道,当你踏入京城的那刻起,你就是个死。陛下如果想保太子,是不会放过你的。”

  “说不定陛下不想保太子呢?”凤笙打着哈哈。

  “陛下如果不想保太子,你现在不会在这儿。”

  所以这就是个死局,凤笙十分清楚,但她还是来了。

  “我知道自己小命马上就要玩完了,那魏王殿下这趟来所谓何意?”

  这话又激怒了魏王。

  “你是算准了本王会救你?”魏王从不是易怒之人,外人对他的评价向来是喜怒不形于色,可唯独面对方凤笙,他屡屡破戒,似乎他这么多年的佛白修了。

  “我可从不敢这么想。”凤笙下意识说。

  见他下巴紧绷,她心中不忍,略有些苦涩道:“其实如果能选,我其实不太想在这里见到殿下。您是皇子,身份贵重,我不过是一介民女,顽劣不堪,伤风败俗,不值得。”

  这话挖的有点深,深得魏王不忍直视。

  他从来不问自己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在这个女人身上浪费时间。他不是这种个性,他一向走一步看十步,唯独在她身上,他不想去问那么多为什么。

  “记住本王的话,勿动勿言,剩下的本王来做,你还有一线生机。”

  拒绝的话已经在嘴边了,凤笙却选择咽了下去。

  “好。”

  她答应得这么爽快,反倒魏王有点不安了。

  “这一次,你一定要听本王的,别任性。”

  “好。”

  “真好?”

  凤笙点点头:“我等殿下救我性命。”

  这样的方凤笙,是魏王没见过的,所以他信了,缓和了颜色。

  之后,在右安门前两支队伍分开,凤笙直接被送去了大理寺,而魏王则回了魏王府进行下一步。

  可他很快就明白自己又被方凤笙那女人给骗了,那女人非但没遵守诺言,反而把天捅了个窟窿。

  第73章

  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 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三法司。

  按理说凤笙应该送去刑部, 但因为案件特殊,毕竟方凤甫并不算真正触犯了朝廷律法, 所以暂时关在大理寺里。

  也没让她进大牢,只是单独择了一间屋子关着,等待上面命令。

  凤笙在这里的小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吃得饱穿得暖,每天还有人送饭, 看得出是单独开的小灶。就这么住了两日, 一直没人来问她话,反倒不请自来了好几个人。

  来了也不表明身份, 只是与她谈天说地, 论一论时政,又或是下下棋。若不是凤笙对自己还算有自知之明,恐怕要以为自己天生人缘好, 被人关了还能这么‘招蜂引蝶’。

  等再过两日, 这些人就露出真面目了, 谈论的问题上升到家国天下之类的大局面的问题。对此, 凤笙是一概是左耳进右耳出, 表面一副深受教诲,实际上心中怎么想, 大概只有她自己清楚。

  其实凤笙清楚为何会是这样, 这说明了上面暂时还不想杀他, 只想保存所有人的面子,让彼此之间都能下台。如果她能坦然接受,并能做到真正的识趣,说不定她不光不用死,还能继续当自己的小官,肯定不能回扬州了,大概会是在某个鸟不拉屎的偏远地方,但至少性命无忧。

  这一切她都清楚,很清楚。

  如是这般过去了几日,‘点化’她的人终于不来了。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大理寺三司会审,凤笙被请到堂上。

  也算是阵势浩大,不光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都到了人,此番又称三司会审。逢大案要案,由三司聚集共同审理。

  不过这只是小三司,因为凤笙听称呼,三司今日到场的人都不是主官。如果上升到三司主官到场,诸如大理寺卿、刑部尚书与都察院左都御史共同会审,那就是最高级别的三司会审,是时举朝上下的目光都将聚集此处。

  但是现在也不差了,和凤笙预想的差不多,而且上面坐着一个老熟人,这几日和凤笙喝了两次茶的大理寺少卿赵安贤。

  凤笙也是此时才知此人是大理寺少卿。

  与普通的过堂审讯差不多,先是核实凤笙的身份籍贯之类的内容,这次开堂过审的名头是急于求成、严重渎职。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凤笙这次在两淮奉命查处贪腐案时,手段过于激进,因为造成了不少冤案。

  对于造成了什么样的冤案,手段如何激进,堂上并未明示清楚,只说现在有人翻案喊冤了,所以朝廷得彻查,也因此才会把方凤甫押解进京审问。而且三位主官的态度都极为和蔼,一副凤笙不过是少年冒进、情有可原、功大于过的样子。

  魏王说的并没有错,哪怕全天下人都觉得太子错,但只要建平帝还想保他,就不算是错。更何况堂堂一国的太子,不过就是安排了几个人在地方上为自己敛金,能算得上什么错呢,天下都是人家的。

  只要太子不造反谋逆,在建平帝心中就不算错。

  相反,大题小做,一直咬着不丢想深挖,疑似背后还站着什么人的方凤甫,在建平帝的心中才算是错了。凤笙好不容易在圣心中积累的好感,早就烟消云散,只剩了不识趣几个字的评价。

  所以说今天这就是一场戏,演给全天下人看的戏,戏的主角是方凤甫,看客是天下人,排戏的人是建平帝。如今这么多人大张旗鼓的到这里,就是负责把这场戏演好了,为此,之前还有人找着机会和凤笙私下对台词。

  基于这种情况,整个审讯的过程就像是玩笑,主角只用在下面站着不动就可以了,上面的几位主官,以及陪审的吏员书办,已经把戏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