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死神不可欺第59节(1 / 2)





  然后是下一只、下下一只,猛然‘boom’地爆开,血花四溅,这只青蛙因暴食而撑爆身体,上半身却还在蠕动,嘴巴一张一合,似乎还准备继续吞食。

  何贵终于知道视频里密集的半截青蛙从何而来,他感到毛骨悚然,觉得红皮青蛙的行为太诡异,不敢再多看,对田埂里的红皮青蛙再升不起任何好奇心。

  他有些坐立不安。

  不料这时,互相传看完视频后的十几人还不满足,商量着穿过鬼竹林,躲在里面围观蛊婆处理红皮青蛙,顺便拍视频。

  那个最初拍摄视频的中年人说,现在网络特别流行诡异邪门的视频,点击和流量超高,越古怪的视频能拿到越多的奖赏,上一个视频听说赚了一亿美金。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心动。

  “何贵,你去不去?”

  何贵脸色苍白地盯着鬼竹林,那片苍翠得惊人的竹林非常广阔,外围的竹子有大碗碗口那么粗,枝干纵横交错,竹叶硕大,遮天蔽日,而且最外围的竹干挂满尼龙袋。

  这是村里的习俗,死猫死狗不入土,尸体要藏在尼龙袋里,袋口绑紧,挂在竹林。

  但何贵知道那些风干老旧的尼龙袋不止装死猫死狗的尸体,还装活猫活狗和婴儿尸骨,那是起码二十年前的风俗,村落封闭,观念落后,不以残忍杀生为耻。

  有几次耕田回来晚了,天空无月无星,山野幽暗,何贵打着手电筒匆匆绕过竹林,远远能看到竹林里幽蓝色的鬼火。

  科学普及后,人们已经知道鬼火其实是磷火,但何贵知道竹林里除了鬼火,还有几道高矮不一的黑影静静站立在竹林外面,甚至能听到‘铿铿’的锄地的声音。

  何贵每次都不敢看,匆匆跑回家里,没有对谁说起,再加上刻意遗忘、暗自心里说服自己一切鬼祟都是迷信,久而久之便坚信鬼竹林是迷信。

  如今受到红皮青蛙的刺激,瞬间记起他对鬼竹林的恐惧。

  如果真觉得鬼竹林是迷信,他就不会每次都远离鬼竹林。

  “何贵,你去不去?”同伴催促。

  何贵精神恍惚:“不……不能去。”

  他的大脑里都是密密麻麻的红皮青蛙生吞同类的一幕,撑爆了的红皮青蛙麻木地进食,被另一只同类吞食……周而复始,杀戮永无止境,恐怖的是视频里只听到同村人的脚步声。

  那么多的青蛙,没有一声蛙鸣!

  可何贵仿佛听见它们凄厉痛苦的嚎叫。

  何贵想阻止同村人进竹林,但他开不了口,全身颤抖,直到扛不住极度深寒的恐惧,转身逃回家。他身后的十几名同村人疑惑地看着落荒而逃的何贵,纷纷嘲笑他胆子太小,看点视频就吓傻。

  十几人浩浩荡荡朝鬼竹林走去,刚到竹林外面,抬头看到几十个尼龙袋,不由顿住脚步。

  “愣着干嘛?走啊。”

  没人走。

  开口的人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英勇地迈开步伐,下一刻头顶一个尼龙袋袋口突然断裂,一句白森森的尸骨掉下来,正好砸在他的头顶,甚至还有一只鸡爪似的手骨垂在眼前,点着鼻子。

  这人眼睛一翻,晕死过去。

  “妈卖批!闹鬼了!”

  “跑啊——”

  一群人疯了似地转身逃跑,没人管晕倒在地的人。

  等人全都走光了,这晕倒在地的人爬起来,没事人似的拍拍身上的尘土就溜进鬼竹林。

  一边往里头钻,他一边说:“这么多人挤进去拍视频分走流量,当我傻?有钱赚,不独占,那是圣母娘娘,可不是我。”

  他深入竹林,嘲笑外面几十个尼龙袋就能吓跑,一群软蛋,里面可什么都没有,估计什么邪祟鬼竹林都是编出来唬人的。

  这人举起手机拍摄,没发现头顶数百个尼龙袋密集地挨在一起,阴森恐怖。

  话分两头,另一边的蛊婆一到田埂便摆手退出去,不肯再踏进一步,还对村长说:“最好让人拿绳子围起来,不管地多宽、多远,只要看见一只红皮青蛙,哪怕一亩田里只有一只红皮青蛙,都必须得围起来,叫十里八乡的人不准进去。

  还有,这事情得封锁,不能传出去。”

  村长紧张问:“问题很严重?”

  蛊婆颤颤巍巍:“报警。报给县里,让他们联系鬼蛊族,这事得鬼蛊族来处理。”

  村长闻言,心里咯噔一下,像有一块大石头狠狠砸进去,沉甸甸的。

  他今年八十九,再过几个月就是九十大寿,就是死了也算喜丧。活了这么久,一辈子没出过比县还远的地方,却比一些相同岁数还走南闯北的人物看过更多离奇古怪的事情。

  原因在于他们这位置地处黔川边界,群山峻岭环绕,自古以来便是风水绝佳之地,毫不夸张地说,十步一古墓,百米之内说不定能挖出历史上某个王侯将相的大墓。

  古墓一多,相应的诡异邪祟之事便也遇见不少。

  当然村长想的并非此事,而是鬼蛊族。

  鬼蛊族原来叫巫鬼族,可追溯至夏商时期,曾一度担任巴蜀古国的先知、祭祀一类神职,此后历经多次国家动荡。

  覆灭、复国,始终可见巫鬼族参与其中的影子。

  而在政治变动和时代洪流中,巫鬼族也并非上下一心。

  人心不一,两岐遂分,而巫鬼族原本修习巫鬼道,后来分为巫道、鬼道。

  鬼道误入歧途,在巴蜀地区兴风作浪,利用蛊术、巫术残害百姓,令两地人民苦不堪言,直到天师府祖师爷张道陵孤身深入鬼道,又寻到巫道,学习巫鬼两道术法,经改造后创建天师道,并消灭鬼道。

  因此汉晋之时,张道陵的天师道多被称为‘鬼道’,其弟子多被称为‘鬼卒’。

  鬼道被灭,留下修习巫道、安于和平的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