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节(2 / 2)


  周玉兰停好牛车,拎着铁锅进屋,先撩撩锅,赶紧做饭,还得请四叔和大爷爷一家人吃饭,也是分家的第一顿饭,做丰盛点也不会有人说什么。这里的风俗之一,分家饭只要不是穷到一定程度。分家饭多少会有点荤菜的,这也是预示期盼,期盼未来的生活富足。

  厨房里面的木柴都是陈全家里送来的,周玉兰手脚利落,陈宝石和爹抬完水缸,转身出去挑水,很快厨房里面水缸洗好,里面盛满水,似乎真的有家的样子。

  一顿晚饭,都是周玉兰在做,婆婆和小姑子帮忙。院子里面蔬菜可以摘,不过菜还不多,菜苗比较多。

  红烧肉,红烧排骨,别的一些菜组合出来两大桌的菜,真是不容易,每桌都是用大盆装的红烧肉和排骨。三家人都吃的很热闹,男人们喝酒聊天,陈全和陈二发说了很多,让他以后好好过日子,别担心,生活会好的。

  陈二发频频点头,“大伯,我记住了。只是给您和伯娘添了麻烦。”

  “麻烦什么,我们原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好好待周氏,是个有成算的,以后家里说不定要指着她。宝平治病也得指着她,别像你爹娘似的,分出来说不定还是好事。”

  “会的,周氏确实不错。这次能主动承担起家里的责任,我这个做长辈的反而做的不好,没有帮上忙。”

  “别这么想,这些年为小家大家也没少付出。”

  拍拍侄子的肩膀,他也能理解侄子的担忧,还有压力。

  晚上熬好药,给陈宝平喂完药,周玉兰才睡下,一家人就这么分了出来,直到睡觉前,一家人还如同活在梦中一样。

  陈全回到家里,还和自己的儿子说,“你们以后多帮帮二发一家。”心底有话没说的是,以后尽量搞好关系,他家里只怕是要崛起了。看看周氏那架势,不像是没有成算的。

  “知道啦,二发是老实人,谁都愿意帮。”

  他就一个儿子,两个孙子,一大家还住在一起,也没有分家。家里的人比陈腊家里少了很多。

  家里的人也不算很多,也算清净,糟心的事不多,日子过得不错,下任族长是他唯一的儿子陈环。

  等到晚上陈腊一家知道分出去的二房还过得不错的情况下,郁闷了好久,憋屈。周氏还真有私藏的嫁妆钱。也不知道有多少,陈腊还有点后悔就这么分出去了。听老四说是周氏一个人去城里买东西,应该有不少私房。

  可是他忘记了陈氏一族有严格的规定,不许收缴儿媳的嫁妆,这是如同纪律一样的规矩。百年前陈氏一族就因为一家人私吞儿媳嫁妆闹出了丑闻,害的陈氏一族名声扫地,才有了这个规矩出台。

  要不吴氏那样的人,肯定早就打儿媳孙媳嫁妆的主意。

  几天的时间,陈宝平醒来,一脸懵然,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事,自己好像一觉睡了很长,再醒来已经换了家。

  知道前因后果以后,他没有想到爷奶真够没慈心的,自己刚生病,就让自己搬走。后来听到弟弟妹妹们叽叽喳喳说的事情,他又觉得分出来是好事。

  作者有话要说:  山山新文求收藏《五零六零~我是锦鲤》,恳请小主们移驾隔壁看看新文呗。

  第222章 恶妇5

  两月以后, 陈宝平脸上的毒疮看着好了不少,因为家里人不允许,他就在家里做事,劈柴,伺候菜园,给家里帮忙收捡。

  还去后山砍柴,给家里积聚干柴,分出来的时候, 田地什么的, 也不可能分到。还有这时候佃田也佃不到, 春耕已经结束,肯定是佃不到田的。

  陈二发带着二儿子在外面做短工维持生计。

  周玉兰绣的老虎刚刚绣完,看起来和真的一样, 虎虎生威。虎毛刚劲直立, 眼球有神, 几可乱真, 现在是双面全异绣。立体感, 质感是当下的刺绣大师们还做不到的。

  带着儿子和相公一起出去卖刺绣, 给陈宝平一副口罩, 是她亲自缝制的。

  一家人离开后,陈巧翠满心期盼着,嫂子说了,给她带绣线这些东西回来,学了两个月, 她上手的机会不多,之后能多多练习,还是很激动的。

  武元县城内

  俞氏绣坊内,俞兆和难得来一趟绣坊,今日一来就遇到蓝掌柜激动的跑到后院请自己过去观看一副精品,据说是精品种的精品,唯一遗憾的是绣在细棉布上面的,不是硬缎或者更好的锦缎丝织品上面的,蛮遗憾。

  俞兆和看到像是朝自己要冲过来的绣品,也是吓了一大跳。生平第一次见,这可是精品中的佳品。

  周玉兰观看着蓝掌柜和俞老爷的反应,自己心中有数了。后面的价格可不能低。

  蓝掌柜和俞兆和当然想收归囊中,和周玉兰较劲半天,终于还是周玉兰谈判技巧高超一些,五百两成交,陈宝平在来的路上就听娘子说过上百两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没想到多了几倍,太出乎意料。

  陈宝平的身体还是很强壮,只是脸上有些吓人,周玉兰不会让他现在就好,是怎么回事,她比别人清楚。陈宝平抱着儿子背后背着一个大背篓,周玉兰背后也是一个大背篓。五十两现银,四百二十两的银票。买了几十两的锦缎和丝织品,以及一些绣线,绣棚架。东西备的足足的。

  “相公,我们买些东西回我家一趟吧。再过不久就是端午,我想回去看看。”

  “那就去吧,我去找辆牛车,送咱们去。”

  “别,买辆牛车,还买点粮食和油盐,和一些肉,反正也不远,我就回去看看,多买一些,分两份,咱家一份,我爹娘他们一份。”

  “好。”

  娘子主动说买牛车,陈宝平当然愿意,他不敢说,主要是娘子现在比以前强势不少,又不是他挣的银钱,也没有底气。

  武元县靠近朗州府,算是比较繁华,街道两边酒馆,饭庄,绣坊,胭脂铺,当铺,宽阔的街道上,有吆喝的小摊贩,叫卖声不绝于耳。也有来往送货的伙计行人,一派繁华景象。

  一家三口先是去了买牲畜的地方,用最快的速度买一头身强体壮的水牛,以及车架子。周玉兰选的快,又眼光精准。夫妻俩架着牛车,先是去了俞氏粮铺,买了上好的大米,还有面粉,去了油坊买了两坛油,一坛十斤。

  还有不少盐,这时候的盐都是粗盐,颗粒很大。肉铺买了不少肉,还遇到牛肉,刚宰杀完送来的新鲜牛肉,一头摔死的牛。

  “袁姑父,牛肉我都要了。”卖肉袁大是周玉兰娘家村里的女婿,他的娘子也是周家村人。

  难得遇到牛肉,她不会放过,当然要全部要了。娘家送些,其余的吃两顿新鲜的,其余的做牛肉干,卤牛肉酱牛肉都好吃。

  “全买,全买就是八十斤,你确定。”袁大也是认识眼前的周玉兰,那是娘子娘家没有出五服的侄女。什么时候说话这么有底气,发财了。

  “确定,袁姑父我不赊账,给现银。”周玉兰好笑的调侃对方。袁大为人不错,也不是嘴碎的人,前世帮过原主。

  “看你说的,姑父可不是这个意思,全买就全买,这是家里有什么事?”袁大也有段日子没有去陈家村,也不了解情况。

  “没事,就是牛肉难得遇到,刚好我打算和相公回去娘家看看我爹娘,还得麻烦姑父b单独分开十斤牛肉出来。猪肉也是分两份。”

  “没问题,你回去刚好给姑父带点两斤肉回去给你三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