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9节(1 / 2)





  寿宴正式开始以后,老夫人一直坐在后院最大的花厅,衣服外面佩戴着周玉兰送上的玉佩。她不相信三丫头说的那话,真的不会传出去。自己收收藏藏,反而惹人猜疑,大大方方的佩戴,疑虑还少一些。

  青山县

  冬天是周玉兰收获的季节,一年的忙碌,在荷包快空的时候,工坊赶工出来的毛衣,毛裤,还有羊绒衣裤,羊绒呢子大衣,还有羊毛被,已经在京城上市。

  一年多的时间,南方,西北,整个北方,周玉兰没少派人过去收购羊毛和蚕丝,很多地方还是以物换物。京城的小铺子也提前装修好,就等冬天赚大钱。

  京城的好消息传来,周玉兰刚好出月子,生了一个大胖小子。痛痛快快的在浴桶里面洗了一个很长时间的热水澡,两个大浴桶换着装热水洗澡洗头发。刚好把自己洗干净洗清爽,王涵之从衙门回来,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玉兰,京城来了消息,东西都供不应求。来信催货。”

  环抱着娇柔的身躯,心中感慨,梦中的一切,似乎已经离他远去。

  “涵之,家里的货全部发出去,顺便把京城的年礼都送过去。父亲母亲祖母还有大姐几位兄长都准备好了没有?”

  “侯府的都准备好了,别操心,京城要准备的都已经准备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灌营养液和投地雷的可爱天使们,爱你们,比心。

  第162章 重生的夫君4

  这一年多, 王涵之虽然在青山县, 京城的关系他也一直在维系。和留在京城的同窗还有在外地的同窗都有书信往来。镇远侯府当然更得维系,不是求他们以后帮忙,是因为礼数和亲缘。

  周玉兰现在基本都不去山谷里面查看, 她安心在家里带孩子,天气天冷也不适宜出去。都是王涵之用休沐的时间过去查看。她没有因为生意火爆, 就让人加班加点的干, 一年的准备, 成品比较充足。但是原材料却开始告急。

  冬天也不适合收购原材料,她不急着赚钱。一个冬天,靠着那些东西她能赚的盆满钵满,她不是真的财迷,只是想手中的银钱以后即使回京城以后够用就行。赚到银钱以后也不会放在家里生虫,还是会在京城附近买房产和田地,山林,山谷,铺子。山谷买来继续养绵羊。

  她写信让娘家的大姐大嫂帮忙留意哪儿有大宅子和好地段店铺, 以及良田和山谷购买。一个人昏的好, 也不打秋风。这种事,她们还是愿意帮忙的, 只是打听打听消息, 多留意就行,也不是什么硬性任务。再说还有礼物收,周家大嫂二嫂陈氏, 张氏收到周玉兰的来信,给母亲请安的时候就说了这件事。

  嫡母侯氏听嫡亲的儿媳说了之后,也不反对,温和的说:“既然四丫头信任你们和薇儿,你们就多留意就是。都是自家骨肉,能帮就帮,四丫头以后说不定是个有出息的。自小就安静,不怎么说话,没事就喜欢看书。”

  侯氏为人不差,不管怎么不喜后院的姨娘,后宅怎么争斗,她从不对孩子们下手,也不苛刻他们。当然份例规矩之外的东西,庶子庶女是别想得。偶尔个别情况下,会大方一次。这样的机会不多。

  “母亲说的是,都是骨肉至亲,儿媳会帮着留意的。”

  剩下的两位庶子儿媳,没有接到周玉兰的信,撇撇嘴,有什么了不起的。一个偏僻地方的县令,以后能不能回京城还两说。不稀罕自己,自己还懒得搭理她。周玉兰没有看不起庶嫂的意思,只是她们的人脉没有两位大嫂那么广,又不管家,消息也不灵通。请求她们帮忙也是白搭。

  忠国公府刘家

  国公世子刘振轩回到房中,就看到夫人拿着一封信件在看,“夫人,谁来的信件?”

  “四妹来的信。”

  周玉薇头也不抬,继续在看,随信件来的还有四妹送的年礼。早早送来是怕到时大雪封路,路途遥远送不了年礼。

  “听说四妹和妹夫的年礼今天就送了过来。”刘振轩对几位连襟可不是都热络的。真正热络的就这位四妹夫,夫妻俩会做人,人品也不错。他也不是什么善人,但是希望自己身边的人还是能够实诚一些,做人靠谱一些。交往起来,他才放心,不担心背后被捅刀子。

  “是,四妹说怕到时大雪封路,也不好送年礼,就早早的送来,还让我帮忙留意宅子和铺子,以及良田,山谷,她都要买。四妹真是捞钱手,在家的时候文文静静,也不怎么说话,真看不出来她是个有主意的。弄出来这么大一个摊子。”

  “这就叫深藏不露,他们夫妻都不能小觑。冬天才过半,估计他们赚了不少吧。昨日和那几位喝酒,还有人打听四妹家的生意,我说来往的少,不是很清楚。”说起这个,刘振轩就头疼,那几位可不是那么好打发的。四妹家的那些东西卖的贵,又卖的那么火爆,瞎子都知道赚钱。

  “看来写回信的时,还请世子给妹夫也写一封,说说情况。还有年礼中四妹给父亲母亲都送来最好的羊绒衣裤两套,还有给世子添加了一件到脚踝的羊绒呢子大衣。以后冬天出门的时候也不会冻着。”

  娘家妹妹送年礼送的这么周到体贴,她倍感有面子。她在公婆和夫君面前也能挺直背脊。

  古代的女人不管出身多好,在婆家想挺直背脊说话,那也得娘家的父母兄弟姐妹给力,不拖后腿不打秋风,还要会做人。这样在婆家也不会太受气。

  说到这些周玉薇的内心是愉悦的,妹子给力。“衣服在哪儿,我得试试,看看能不能穿。”

  “按照四妹说的,挂一起来,一起送来的还有四妹信中说的什么衣架,还有附送了一个什么衣柜的图纸,说让找老师傅打几个衣柜,以后家里的衣服都不用叠起来,可以挂在衣柜里面。”

  “行,这些劳烦夫人,我试试大衣,前几日,朱家的那混账还在我面前显摆他穿的大衣。我明日我得去汇泉楼走走。”

  权贵人家攀比之风,还是很强烈的,特别是这种新出来的新奇物件。

  “保证能穿下。”周玉薇到一边架子上取下来挂好的羊绒大衣,这些不用羊呢是因为送的都是自家人,当然要比外面的人买的要有区别。

  周玉兰也在信件中交待被送的人,羊绒和羊呢是有区别的。仔细叮咛怎么清洗,怎么保管,还有不要随遇送人,羊绒可比羊毛羊呢精贵多了。

  大户人家比的就是稀有,周玉薇也有一件,颜色和款式也很衬她,第一时间就换上试过。

  夫妻俩换衣服,说着家里家外的事情,气氛很好。当晚刘振轩顺势歇在正院,没有去找小妾。周玉薇自是欢喜的,只要是女人都巴不得自家夫君不纳小妾,不睡小妾。

  青山县近一年多,民风淳朴,无朝廷颁布的徭役赋税之外的什么苛捐杂税。百姓的日子也好过很多,农闲时候,王涵之组织治下的乡村百姓筑河堤,修筑管道,还有修筑蓄水的水库。周玉兰给了他不少建议。

  这些都是为了预防灾难的办法,青山县不管是什么身份,不许无故欺压百姓。只要欺压百姓不严重,一经发现,王涵之也不打杀这些纨绔子弟,只是在县衙对面搭戏台,当众罚银,使劲罚,一半归被欺压的百姓 ,一半收归县衙。用来购置一些良田,一半收入用来县衙开支,给衙役和皂吏们做福利,这样也不用为点蝇头小利敲诈百姓。一半用来建公学,鼓励治下百姓送孩子们学字知理。还能出来几个秀才举人乃至进士。这样也是自己的政绩,每年年底成绩也会是优,最次也是个良。

  周玉兰还给了一本类似《齐民要术》的书,上面都是一些制造之类的。王涵之如获至宝,这些东西可以帮助青山县人改善家庭条件。可以帮助他们吃上肉,吃饱饭,穿暖衣服,还能有银钱供孩子上学。

  青山县现在家家户户都会养羊,县令会派人告诉他们怎么养好羊,到时候能卖羊毛,羊老了以后可以卖羊绒羊皮羊肉。羊绒羊皮县尊大人府上都收,羊肉可以自家吃或者卖。怎么做羊肉好吃,县尊夫人都派人一个村一个村的教过大家。怎么熬煮羊肉汤羊杂这些,他们都会。

  青山县的百姓们,不说发了财,日子却是实实在在的比过去好过不少。

  都赞颂县尊大人是青天大老爷,是顶顶好的官,不贪不抢,还为百姓着想,农闲时是累了些,可也是为他们着想。即使累也不怨王大人。

  过完年,春雨如约而至,可是绵绵春雨却没有回去的意思,一直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王涵之这段时间很担心,担心涨洪水。

  此时的春雨不再贵如油,今天县衙里面齐聚了青山县的所有里正们,“诸位都是庄稼把式,春季多雨可不是个好兆头,要引起重视。”

  “王大人,可有什么指示?”问话的是一位老里正,他也担心今年的天气,在村里时,一群老人看着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大雨,担心的头疼。

  下面做的很多里正都开始议论起来,王涵之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用土办法,“现下你还没有什么好办法,诸位回去以后,夜晚也组织人手轮流值班,查看夜间的水位,特别是靠着河边的村落已经人家都要警醒些,不管怎么样不能让人被淹,村落有山的,找找山里有什么山洞没有,家里的粮食等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以后,就要开始转移,夜间银两要随身带着,尽量把损失减到最轻。”

  “是,谨遵大人教/诲。”这是土办法,王涵之又说了现在县城里面也在清查空房屋和山上的寺庙能容纳多少人。实在是发大水淹了村里。大家都往有寺庙的山上和县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