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上海婚姻故事第26节(1 / 2)





  甜度适中, 热腾腾的奶液盈满口腔,慢慢咽下时, 方才那声无奈的叹气变成了满足的喟叹。

  心中生出感激, 她抬起头, 眼神不自觉转柔:

  “谢谢小太阳。”

  “是吗?我这么温暖的吗?”李沐阳靠坐在对面, 老干部一样捧着杯, 听到她的调侃, 露出个被夸奖后快活的笑容。

  不加掩饰的年轻人。

  “暖~像我妈。”陶筝给与肯定。

  “你说句像你爸,我都不至于这么生气。”

  “夸你,你还敢生气?”

  “喝你的牛奶吧。”

  “好的。”低头含住笑,她专心喝热牛奶。

  李沐阳则掏出手机,点了4斤小龙虾,一斤五香,一斤蒜蓉,一斤酥炸盐焗,一斤麻辣。

  又点一份锡纸蛤蜊,一盒辣炒田螺,另4瓶啤酒。

  陶筝喝完了热牛奶,捞过手机看一眼,婆婆还没有回微信,大概生日宴特别的热闹,无暇他顾吧。

  她又点开外卖软件,抬头问李沐阳:“夜宵想吃点什么?”

  “我已经点过了。”李沐阳说这话时表情格外得意,仿佛坐那儿半天,就等着机会说这句话呢。

  “你请客啊?”陶筝扯唇而笑,“这么厉害?”

  “这我还是请得起的。”李沐阳话毕抿唇,嘴角不好意思的撇了下,转瞬仍旧还是露出个笑容。

  陶筝记得,那晚醉酒,他跟她说过——

  小时候他家里有钱,到初中时却家道中落,父亲甚至一度背债度日。

  他初中到大学整个青春期阶段,都处在还贷的经久不退的阵痛中。

  突如其来的大起大落,让小小年纪的他就经历了人情冷暖,于是变得敏感又内敛。

  对金钱的敏感,让他受别人一两顿的赠与,便忐忑着想要给与回馈才安心。

  他怕别人识破自己的窘迫,哪怕现在父亲的欠账已经还完了,他自己赚钱不需要依靠别人,生活虽然不能算富裕,却也小有积蓄,但那种不安全感和隐痛却还印刻在记忆里,让他与人相处时,仍小心翼翼的想要筑起高墙,使自己看起来强大又无懈可击。

  真是个令人心疼的好孩子。

  “那我就等着吃了哦~”她就不客气了。

  外卖到时,李沐阳忙里忙外的取外卖,摆盘,准备酒杯,倒酒。

  一样一样的清点,又一样一样的问她喜欢吃哪个,这家店做的怎么样。

  陶筝坐在椅子上,只要自己套上一次性手套就好,做好万全准备时,面前已经摆好了敞开盖、热腾腾的食物。

  面对着李沐阳的眼神,她不得不吃的比原本看起来更开心一些,以满足他的期待。

  这种感觉实在新奇,身边的朋友就算有在意别人感受的,也多不如他这样强烈。

  丈夫陈书宇更是缺少这种‘期待别人对自己满意’的情绪,他理性又现实,甚至可以称之为麻木不仁。

  李沐阳对‘自我价值感’的需求强烈到与陈书宇形成鲜明对比。

  而这种需求转换成行为,就变成了当他逐渐放下防备后,会表现的非常关注别人,热爱照顾别人,然后孜孜不倦的在其中收割成就感和满足感。

  她和李沐阳的相遇比较特殊,都在情绪最低落、急需发泄时,又是酒后的陌生人,于是敞开胸怀的相交。

  有了这一次的畅聊,他们再相遇便天然少了防备和忌惮。

  于是,与他交朋友这个环节中,最艰难的那个‘打破他防御壳’‘得到他信赖’这两个点,陶筝都直接越过了。

  人和人的缘分真是奇特,她居然能跟一个比自己小7岁的小朋友成为要好的知交,对方还是个男生。

  “这个盐焗的很好吃,我觉得很特别,你尝尝。”李沐阳像个主人家,自己吃还不忘招待。

  “嗯,我吃了,不干不油,咸咸的,很香。”为了让他开心,陶筝下意识的配合,吃时表情格外的享受。

  李沐阳于是更卖力,递牙签给她,请她快尝尝炒田螺;

  又与她碰杯,让她搭配有点甜且有浓郁小麦香的白啤,这样味道更佳;

  将蛤蜊空壳夹出扔掉,让留在锡纸盒里的只有蛤蜊肉和肉未脱落的开口壳……

  陶筝被照顾着,主动配合着,居然渐渐真的吃出了一种额头鼻尖渗汗,嗦着手指、眯着眼睛,仿佛有脑内高-潮般的顶级食欲得到满足的畅快感。

  明明只喝了一瓶啤酒,她却有点熏然醉感。

  从脚趾头往上窜热气,浑身热烘烘的舒泰。

  她拿手背贴脸,手背都会被脸烫到。

  有多久没有过这样纯粹的快-感了?

  五年?十年?十五年?

  上一次,是在蜜月期与陈书宇同床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