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金手指把我上交给了国家第12节(1 / 2)





  除了阿光他们之外,基地的其他人都在接受社会常识培训。

  这是他们日程表里最轻松的一项课程,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实验和对话需要配合,

  这些安排主要用来研究小说跟现实融合带来的其他影响,比如说……

  “你对季汀怎么看?”

  刘大明嘴角抽了下:“这个问题昨天不就聊过了吗?”

  “你的回答很有价值,我想挖掘一下更多的可能性,”刘组长推了下眼镜:“在知道所有情报后,你对他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吗?”

  刘大明:“没什么变化,事实上,我觉得他很适合做朋友。”

  刘组长一边在纸上写着什么,一边继续问道:“我先确定一下,你知道最新结论吧?季汀作为‘作者’,对笔下人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主角受到的影响最大。同时,完本小说的主角受到的影响又远小于未完本小说的主角,换句话说,你对他的感官绝大部分都来自于未知力量的干涉,而不是出自你的真实意愿。”

  刘组长看向刘大明:“我以为你对他的看法会有所改变?还是说,未知力量的影响大到能让你无视这一点的存在?”

  虽然刘组长的话听起来像是在挑拨刘大明跟季汀的关系,但这么多天的单独沟通下来后,刘大明很清楚,对方并没有这个意思。

  他非常客观,也非常冷静,所有尖锐问题本质上都是为了获得最准确的回答。

  这些回答会在汇总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形成新的预案。

  他们似乎永远不会觉得针对各种突发状况的预案已经足够多了,似乎永远都在为未来做准备。

  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刘大明老老实实的配合他们的安排了。

  惊人的动员能力和应对速度,并不只是部分人的无私贡献,也不是部分人的惊才绝艳创造的,而是无数人的智慧结晶和辛勤劳动撑起了危机下的太平盛世。

  他耐心的回答刘组长的问题:“但他不是有意的,甚至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同样是受害者,所以我能接受这种程度的影响。”

  他停顿了下:“大家都是受害者,总不能把气撒到季汀头上吧?”

  刘组长抬头看了他一眼,手下不停,飞快写了一长串,提起了最初的那个问题:“所以,你对季汀怎么看?我这里可以给你几个选项,比如说亲人、朋友、值得信赖的朋友、路人、能交托背后的战友……”

  刘大明很快就做出了选择,还给出了解释。

  “介于值得信赖的朋友和能交托背后的战友之间,我没有亲人,不太清楚亲人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但我觉得,季汀值得信任。”

  隔壁房间,同样在进行一场对话。

  “你对季汀怎么看?我这里有几个选项,比如说亲人、朋友……”

  栓子:“比路人好一点吧,因为他对老大的特殊影响,我很难对他放下警惕。”

  阿光:“路人吧,我们认识都还没多久呢,我都忘记他长什么样了。”

  扳手:“没有其他选项吗?比如说敌人之类的……我不是说我们是敌人。只是如果栓子提出了合理要求——比如说他对老大影响太大,所以需要干掉他之类的,那我能毫不犹豫的干掉他。”

  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回答中,情报数据小组总结出了规律:在小说中出场越多的角色,对季汀的好感度越高,而在小说中没怎么被提到的路人则几乎没受到影响,能对他做出理智的判断。

  *

  “我注意到,在你跟季汀第一次见面时,你将他当成了你的亲弟弟。但你应该很清楚你没有弟弟。能跟我说说你当时的想法,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错误认知的原因吗?”

  刘大明回忆了下:“现在去回想,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但我当时完全没意识到不对,因为我觉得我确实有一个亲弟弟,而且就是季汀。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应该是‘现实和小说融合’导致的吧……”

  他瞄了眼对方正在写的那行字,满头黑线的道:“反正绝对不可能是因为我想要个弟弟这么离谱的理由。”

  对方淡定的划掉了刚写完的那行字:“这可能是因为未完本的小说的世界完整度不够高,主角对现实跟作者的认知不够清晰,才会出现将作者当成小说中不存在的角色的情况。”

  隔壁同样在进行一场对话。

  季汀总结了下王主任话里的意思:“也就是说,世界完整度的高低可能是‘小说跟现实融合’过程中最大的影响因素?”

  王主任捧着茶缸,慢悠悠的点了点头。

  季汀在心里飞快过了一遍自己硬盘里的大纲文数量。

  在季汀的“创作生涯”中,完本的小说只有《天枢》,写了一半就断更的数量不少,写了个开头就跑路的数量能瞬间飙升到二位数,但最多的还是光写了个大纲,自己爽完就算了的。

  王主任:“按照《天枢》跟《末日》这两本小说跟现实融合的先后顺序,以及完本小说跟大纲文的数量对比来看,世界完整度的高低,还直接影响了小说跟现实融合的先后顺序。”

  “我们对比过《末日》跟其他小说的全文数字,三十多万字的《末日》字数仅次于《天枢》,完全可以说是世界完整度第二高的小说。”

  季汀来了精神:“要是这个结论准确的话,那我们现在就可以直接锁定下一本跟现实融合的小说?字数第三多的小说是哪本?”

  王主任点了点头,示意他的想法没错,把一本厚厚的资料推到了季汀面前:“经过对比,总字数排在第三的是这本。”

  季汀翻开资料,有些惊讶:“都市题材?”

  *

  王晓云曾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踏入了什么新型诈骗陷阱——直到工资按时打到卡里后,她打消了这个念头。

  虽然老板音讯飘渺,不知所踪,但只要发钱,谁管老板是死是活?

  更何况,这个世界上还有比老板压根不在场更快乐的工作吗?

  王晓云忧心忡忡了一段时间后,迅速习惯了自己的新日常,兢兢业业的死守咖啡厅,哪怕一天也不一定会来一个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