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乖乖小夫郎第82节(2 / 2)


  不等陆谷说话,他翻身在上,低头熟练地吻住更甜的莓果。

  ——

  雉鸡关在柴房,陆谷一大早就出去掐嫩叶拔鲜草,除了喂养和扫洒时进去,其余就不往柴房凑了,省得让它俩受惊。

  雄鸡十分漂亮,尾巴很长,一身偏蓝的羽毛还混着其他彩羽,沈玄青说这种漂亮的禽鸟有些富贵人家爱赏,说不定能卖个好价钱。

  既得了这样不多见的山禽,今日沈玄青出去带了捕鸟的网,在林子里挂上铺开,说不定能抓到小巧漂亮的鸟雀。

  对猎户来说,杀孽犯得不能再多,抓鸟入笼同样是为了挣钱,有何做不得,况且他捕鸟的次数并不多,要知道为讨富贵老爷们的银钱,来山里捕鸟的人不少呢,多他一个也不多。

  日日奔波劳累,最惦记的就是回来能吃上夫郎做的一口热饭。

  仔鸡汤果真香浓,小鸡的肉十分松嫩,荤菜有了,陆谷在外头还掐了野芽尖,回来焯熟用盐一凉拌,简单可口,微苦的野芽尖后味会回甘,配着肉吃十分解腻清爽。

  常见荤腥油水,他夫夫俩虽没怎么长胖,但气色都比以前好,沈玄青更是精神头爽利,脸上笑意更是变的常见。

  不知不觉快一个月过去,猎物攒了不少,两人便收拾东西回山下,前一天陆谷去摘了野澡珠,这是长久挣钱的东西,自然不能忘。

  家里人忙又喜悦,一回来看见五亩地的泥墙围好了,三间结实的青瓦房房基已经筑砌有了模样,空地里有许多木头。

  冬日伐下来的木材干燥坚实,是为耐腐的良木,有一部分就是问别人家买的冬木,不够的沈尧青到山上去伐,就需找木匠过来除皮刨光,还得药浸防白蚁,后头还有上漆等工序。

  眼下时节不用耕种,但无论水田还是旱田里的草都得拔除,不然产下的粮食就少了,每日得抽半天空子下地,是以要想弄结实了,得费阵子功夫呢,好在盖房一事并不着急。

  泥墙高大,陆谷和沈玄青走在足够宽敞的庄院里,听沈玄青指着空地说这里养兔那里围鸡圈,雏形渐渐出来,叫他能想到以后的热闹,满心都是欢喜。

  第119章

  太阳东升西移,日子过起来是很快的,和煦春日夹在寒冬和炎夏之间,总让人觉得短瞬。

  旱地里麦苗逐渐变得干黄,再等几天就能收,沈玄青和陆谷特意赶在割麦前回来,不然家里人手不够。

  沈尧青种地是一把好手,他说还不到时候,再晒两天才好,沈家二房就暂时没动静。

  乡下人是闲不下来的,既有这几天的空闲,趁着早起凉快,沈玄青和陆谷上山去砍竹子,新宅院的三间青瓦房已经盖好,大的鸡舍鸭舍已经弄好,但兔窝因要架空来垒,就比较慢,在他俩后面,沈尧青也出门,到新房那边去垒兔窝了。

  沈玄青肩上扛着麻绳,右手里握着锋利的砍刀,陆谷带着柴刀走在他左边。

  乖仔一回村跟个小孩似的,总跑出去和别的狗玩儿,出门时陆谷看见它了,但没喊,由着它去了。

  两人顺着缓坡往上走,沈玄青说道:“今年不用再买耕田了,如今家里共有十三亩旱田,八亩水田,一年打下来的米面足够吃,再多也种不过来,还要照顾宅子里的东西。”

  二十一亩田地,已经算是村里的大户,无论种地还是收割都得雇人,不然熟透的麦子和谷穗要掉在地里,再收拢不起来。

  幸而他们这里的麦子和水稻不在同一时节,岔开来一家子倒也能忙的开,不用雇长工。

  “嗯。”陆谷点点头,买地的事他做不了主,但他知道,有这么多田地,绝对吃穿不愁了,打心底是高兴的。

  不买耕田也是沈玄青手里只剩八十两,得缓一缓,等手头更宽裕些了,再想这些也不迟。

  这回他俩上山砍竹子是为围篱笆,回头把鸡鸭都挪到新宅子里,靠河岸那边的泥墙开了扇门,为好放鸭子,不用绕到前门去。

  鸡的话不用到外面放,新宅子地方宽展,但也不能让鸡鸭乱跑,不然满地都是粪便。用篱笆给鸡鸭都圈出一片地方,白天它们能在里头溜达转悠,不至于只拘束在舍里。

  竹林离得不算远,到了之后沈玄青挑拣一番,随后弯腰砍起来。

  竹子中空,砍时发出咚咚声,陆谷这会儿帮不上忙,就站在旁边等候。

  沈玄青力气大干活也熟练,很快,竹林被长竹倒下的梢头搅乱,风声一紧,就看到长竹朝地面倒来。

  等竹子落地后,站在后方的两人才上前来,各自用手里的砍刀柴刀将竹稍枝剁下削下,只留一根长长的青竹。

  削下来的竹枝没有直接扔在这里,陆谷将竹枝拢在一起,等会儿多了拿麻绳一捆,拖回去铺在院子里晒干,无论竹枝还是上头的竹叶,都能塞进灶火里烧。

  太阳越来越大,好在竹林浓密遮阴,不至于被晒得太过。

  沈玄青砍第五根竹子的时候,陆谷用麻绳把一大堆竹枝捆了,这么多着实不轻,他没有往肩上扛的本事,就按着沈玄青说的,将麻绳放长,竹枝拖在身后地上,他将麻绳从肩上拽到胸前,就这么拖拽着回了家。

  半路上碰见嗅闻人味儿找来的大灰,前山这一大片范围村里家家户户的狗都是来惯的,连乖仔都认识去竹林的路,不过在看见大灰之后,陆谷还是有些惊异,腾出手摸摸狗头,便和大灰一起回去。

  刚走上缓坡,他远远就看见站在门前想回家的乖仔。

  乖仔也看见他和大灰,汪汪叫着就跑过来。

  卫兰香听见动静出门来看,两人一起把竹枝拖回院子,陆谷放下麻绳揉揉肩膀,问道:“娘,大青哥是去新宅子了?”

  “可不,你和二青走了没多久,他就出门了。”卫兰香蹲下去解麻绳,今天院子里没晒东西,近来天气好太阳大,把竹枝铺开了才好晒干。

  “那行,我过去找他,二青砍的竹子多,一个人拖不回来。”陆谷说着就往外走,大灰和乖仔跟着他一道。

  新宅子因地界大,顺着后面的河道直走能看见泥墙,但因没住进去,后门一般不开,他从村子中间穿过,沿路碰到不少婶子阿嬷,该喊的人都喊了。

  大白和大黑夜里睡在这边,他还没进门,两条细犬叫着迎了出来,沈尧青正在宽敞的院子里干活,满手都是黄泥。

  “行,我这就过去。”一听他来意,沈尧青舀水洗手,当即就去竹林了。

  拖回家的竹枝已经足够了,方才下山时沈玄青也跟他说不用再上去,陆谷就在新宅子里转悠。

  好吃好喝伺候着,大白的腿已经好了,能走能跑,但偶尔还是能看出有点瘸,不过以后留它在新宅子里看家护院,瘸了也无甚要紧。

  只要踏实别偷懒,活一旦干起来还是很快的,沈尧青逮着不下地的空子就过来垒窝盖舍,如今已有两排兔窝垒好了,一排隔出来十二个兔窝。这两排都靠着墙,要不是中间没连住,说是一排也可以。

  按沈玄青以前说的,这些已经够养二十对种兔,有了之前垒兔窝的经验,沈尧青这回弄的窝更大,足够种兔和四五只小兔住在里头,毕竟兔崽子要长大些断了奶才好分开养。

  院子里堆了好些木头,虽不值钱,但也是垒兔窝不可缺少的东西,沈尧青一走,门大开着,陆谷就没出去,等会儿竹子要拖到这边来,关门开门太麻烦,不如他在这里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