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3章画中的恶魔(1 / 2)

第123章画中的恶魔

下午,倪曼青和聂司城来到艺术展馆门口,看到一张蔡济文的宣传画报,一代油画大师!

画报中的蔡济文儒雅翩翩,嘴角的微笑让他看起来平易近人,只看照片,一定认为他是一介颇有风度的画师,但现实的他,给人的感觉截然相反。

最起码,倪曼青是这么认为的。

一号展厅,门前铺着延绵的红地毯,门口两侧延开都是社会各界送来的鲜花架。

倪曼青扫了眼看不尽头的花架,“想不到蔡济文还挺受人追捧!”

“京江的油画大师,以他在京江的身份地位,能得到这些荣耀和追捧是自然的!”聂司城淡声回应,两人边聊着,步入画展。

一排排展板纵横有序,简洁的布局抛去繁杂七色,突出油画原色的鲜艳亮丽,灯光如流萤交织,射灯下的油画,绚丽夺目。

他们来到一幅名为《追忆》的肖像画前静默观察,据说这是蔡济文在沈忆之失踪后,饱受思妻之痛后创作出来的,也是他这一期作品中最得意之作。

画中的女人侧坐于一张白绒描金的欧式椅上,姿态端庄优雅,丰腴的身段被一袭华丽礼服包裹得玲珑有致,酥肩半露,肌肤白得有些反光,姣好的面容勾起清淡的笑。

勾画的点睛之笔在于她的眼睛,幽远飘渺中带着一丝茫然,像思念,像沉思。

“画里面的女人,就是沈忆之。”倪曼青看着油画。

“蔡济文的画工的确很巧妙!”聂司城边观察着画,边说道。

“他的肖像画的确惟妙惟肖,但是……”倪曼青专注地观察着油画中那双琥珀色的眸瞳,“这双眼睛给我的感觉很奇怪!”

“哀怨?忧愁?”聂司城说出自己的看法。

“对,她的眼神表面看起来像在沉思、思念,但细看,很幽怨,这是蔡济文的内心想法,还是沈忆之的真实写照?”

聂司城没有及时回应,而是陷入了思考。

柔光从俊脸破开,投落虚幻的光斑,他眼底暗光沉沉,眉宇微皱,颀长的伟岸耀眼引人注目,频频遭到旁人的侧目。

站在他身边的倪曼青,同样耀目,只是严肃的娇颜多了丝距离感,但恰到好处搭配聂司城的冷漠。

良久后,聂司城才开口道:“这种眼神代表的是两个人的想法。”

“两个人?”倪曼青琢磨起来。

如果沈忆之对丈夫的幽怨来源于他的生育问题,那蔡济文对妻子的幽怨,绝对是因为得知她的感情背叛!

两人仿佛想到一块去了,相视一眼间,寓意深沉。

会展上的画,除了最前面那幅肖像画外,其他全属于抽象派,无论是意境还是画面,都没有一个完整具像,一切全凭直觉,想象,极为意识流横空的画面感。

“据我所知,以前的蔡济文擅长绘画山水,水墨油彩画,但这次展览的画风都是抽象派,能让一个画家把风格特色都改变的原因,会是什么原因呢?”

聂司城蹙眉,提出自己的想法。

“踌躇不得志?感情受挫?或着是重大刺激、重大变故?”倪曼青罗列了种种有可能成为原因的可能性。

两人同时止步在一副名叫《幻》的油画前。

色彩绚丽奢华,集合了数种艳丽的颜色,东一瓢西一泼层层叠叠点缀下来,从明暗度、深浅交融中,给人很惊艳的感觉。

但对于这种毫无章节、规律的抽象画,倪曼青真的欣赏不来。

看了好一会,她觉得有点眼花,闭上眼睛摇头,“原谅我没有艺术细胞,体会不了它其中的美感。”

聂司城一脸严肃,锐利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幅画上,仿佛要在上面抠出两个洞,“说说这幅画给你的看法吧?”

“呃……”倪曼青看出他的认真,免为其难,再次把目光集中在油画上,许久后,她皱了眉,“这幅画颜色很华丽,很美艳,但给我很不舒服的感觉。”

“压抑,我看着这幅画,会让我觉得很压抑,看不到阳光,哪怕它的颜色再多,都没有阳光明朗的色彩!”

她努力用贴切的词汇形容内心的想法。

聂司城抬指,在画暗色部分圈了圈,“这个部分,我看到了恶魔的微笑!”

恶魔的微笑?

倪曼青陡然一惊,集中眼力看着那一条条暗色线条,蜿蜒诡异、把那些奇怪的轮廓集合在一起,竟然是一张诡异的笑脸。

她已经明白聂司城想表达什么了,“在法庭上,蔡济文曾经说过,他宁愿执笔把内心想法寄托在画中,也不喜欢情露于表……”

如此一想,背脊窜进了一抹冷风,令她不寒而栗。

“他这幅画和旁边那一幅《救赎》要表达的应该是同一个意思,在绝望过后是重生,是不同心态的重生,或许,这是他经历什么遭遇后,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这张诡异微笑的脸,很狰狞!”听了他的分析,倪曼青越想越觉得恐怖!

“我们可以通过画家的画走进他的内心,如果这是他要表达给我们的画面,我认为,他的内心世界很危险!”

聂司城说这番话时,语气有些凝重。

倪曼青认同,“能划出这种奇妙画风的人,心理能有多正常!”

倪曼青的目光从那幅《幻》中移开,又看了好几幅油画,这些话的总体特征:抽象、华丽、诡异、阴暗……

她摇了摇头,这些话,她真的欣赏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