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八章 茶业新传奇(2 / 2)

话音刚落,小伙计就端着满满一壶茶放在桌子上,香气飘溢。

“先生辛苦了,请品茶!”巫青斟上自家独一无二的“茶祖茶”,以示敬重。

秦玉河嗅了嗅,呷了一口后说:“你这是什么茶?”他是第一次喝,当然会这样问。

巫青告诉他茶名:“这是我家自用的茶祖茶。”

秦玉河先是“哦”了一声,然后说,“怪不得呢,香味、口感完全不一样嘛。”

“确实与以往的茶不同,先生好品性。”巫青称赞道。

秦玉河用心品起茶来,过了一会,他不吝赞美之词:“芽形如利剑,白毫似毛发,纤长柔绵,雅态微展,又甘甜爽口,生津止渴,回味绵长,此乃绝品啊!”

巫青进一步解释说:“这茶是作为祭拜茶祖树时用的,平时一般不饮用。今天先生平安归来,是我们尊贵的客人,这一路又充满凶险,劳苦功高,故请先生品赏!”

秦玉河听了此话,感到无上荣光:“此乃茶祖保佑。”

农庐还是很好奇,就让秦玉河讲讲沿途见闻。

秦玉河张口便来:“山间铃响马帮来,要涉过汹涌泡哮的河流,攀过巍峨的雪峰,则非常人所敢体验。”

“确实不易啊!”农庐说。

秦玉河又说了一句马帮中盛传的顺口溜:“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

“真是艰难险阻啊!”巫青说。

他们好长时间未见面,有说不完的话题,更多的还是谈论茶事。随后,秦玉河说了一件让农庐和巫青闻所未闻的真事。

据说,一位皇亲国戚的女婿,因私贩茶叶被皇帝杀了头。不仅如此,由于内地茶叶滋味浓厚醇和,而且量多价廉,深受西藏喇嘛的喜爱。以至于西藏喇嘛朝贡回藏时,拒绝朝廷所拨西南乌茶作为赏赐,而绕道湖广收买茶叶,这在当时是非法的。于是就无形助长了私茶业的兴起,直接影响到朝廷边境的茶马交易,乃至引发了一场战争。

听到这里,农庐夫妻直冒冷汗,没有想到贩茶叶还要担这么大的风险,想想,都感到有些后怕。他俩一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好。只觉得秦玉河更像一位英杰式的人物了。

此时,秦玉河说到要害:“有的地方官府还设有关卡,不允许私茶私盐走私贩卖,否则就得吃官司,重则杀头!”

“那该如何是好?”农庐不无担忧。

“茶贩盐贩就与官兵捉迷藏,专走人迹罕至的荒山野岭,羊肠山路。”又笑笑说:“就是苦不堪言。”说完,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农庐像有些心疼秦玉河:“先生这一趟可真是千辛万苦啊!”

“这次先生吃了不少苦头,请受小女一拜!”巫青连忙给秦玉河作揖。

秦玉河倒十分轻松地说“还好。”随即又有几分风趣:“这不,我们一晃就又见面了。”

一句话,把大家逗笑了。

茶路漫漫,有些是经历,有些成了故事,有些就打上了传奇的烙印。

从今往后,农庐与秦玉河同心同德,强强联手,逐渐打下茶市的一片江山。他们每年行销近万担茶叶,品种多了,茶市大了,生意也火了。

每到出茶旺季,农庐就请来当地或来自周边的精壮农民,日夜不停地运到三里外的沮河码头,经江陵运往汉口,直至遥远的俄罗斯,或者通过茶马古道入川蜀进藏,实现了茶通四海。

云雾山茶,从唐代或更早自发种山茶起,经过跌宕起伏的发展,逐渐以茶叶作为通货与西藏、蒙古等地进行茶马交易,使得楚地“天心茶”名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