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满级大佬在虐文(快穿)第34节(1 / 2)





  期间,小姐教贫民孩子读书,并帮助百姓解决难题,得到周围百姓的尊重,来往的人都尊称她为“先生”。

  十年后,驸马与公主形同陌路。

  驸马暗中纳了一个又一个小妾,偏生依然无子,公主忍无可忍,一纸合离书,将驸马及驸马那一家子乍富之下、只知吸血的家人一起扫地出门。

  正好这时候的小姐,因改良织布机、让粮食增长等,受到皇帝接见,并被皇帝封为郡主,一步登天。

  偶遇驸马时,小姐神色平静,说出一句让无数闺秀大为解气的话。

  “谢君当年不娶之恩!”

  后宅妇人从中看出教育女儿的机会,聘者为妻、奔者为妾,不能被情爱困住双眼。

  闺中少女从中警惕穷书生的套路,门当户对才是好的,找个穷书生意味着要养他一家子吸血鬼,看公主的下场就知道了。

  这还是个公主呢,合离都如此困难,如果是普通人家,岂不是只能等死。

  更甚者,有人看出作者的深意,无论什么时候,女人都要立得起来,家族不可靠,男人不可靠,小姐后来得到的荣华富贵全靠自己。

  不少原本懒得拿针、不爱拈线的闺秀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技能,小姐都能一朝从凤凰变麻雀,就是靠自己的针线活艰难活下来的。

  “人人都说女人一生出路在于嫁个好男人。”无数闺秀暗中叹道,“若是如小姐这般活着,没男人也无甚什么。”

  类似的话本还有很多,比如说丈夫去世,宗妇不得不支撑起家业,其中商场斗争让人大开眼界,没见识的闺秀们大为吃惊,女人竟然能跟男人斗,还斗赢了。

  其中有几章,宗妇家的船失事,满船绸缎尽毁,她咬着牙将家产变卖弥补上这些损失,后来又想出冬日种蔬菜的法子,将黄瓜生菜等在下雪天时高价卖给大户人家,得到大笔钱财重新做生意。

  那宗妇之前船只失事,宁愿赔上大笔家产,也不愿违背承诺的作风,亦让其他商人赞赏不已,皆云信得过她人品,后来订单不断。

  还有数本背景是小户人家或庄户人家的,主角都是姑娘,如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中的姑娘,如何处理夫家与娘家关系,挣出个明亮未来。

  甚至还有一本女主是被家人卖到大户人家当丫鬟,里面的宅斗看得人心惊肉跳,女主角在被主家看中,想要纳为之妾时,当机立断在额头上烧了个口子,去当了烧火丫头,后来拜厨娘为干娘,学得一身好厨艺。

  书中结尾的时候,是老年的女主角斜靠在锦缎被子的坑上,丫鬟伺候着喝燕窝,感叹地对围绕身边的孙儿道:“当日人人皆云我运气差,若做了主家的妾,荣华富贵唾手可得,可当日攀高枝的都死了,只有我还活着!”

  这本书在后宅女人中引起哗然。

  妇人们看着里面的宅斗心惊胆跳,什么下药、路上洒油、落胎都只是寻常,自己跳水反咬人一口,给男人下绝子药等等,让人看得头皮发麻。

  据说不少老太君看了此书后,连儿子房里事都少管了,多添个妾多一份危险。

  未成亲的闺秀们则喜欢女主角的上进,还研究里面提到的美食。

  还真别说,里面有一道炖肉,肥而不腻,美味无比,使得原本是贱物的猪肉都开始涨价了。

  “陆大人。”掌柜眼睛贼亮,“能否告诉老朽,话本的作者大江东去是何人么?”

  陆世贤一脸高深莫测:“知道鸡蛋好吃就行,何必认识母鸡呢。”

  他在心里赔罪,真是罪过,主子,属下无意将您比作母鸡的意思!

  掌柜有些急,头疼道:“陆大人,您有所不知,近日无数人来咱们书铺,皆询问作者的信息。”若不是如此,他也不会问,“就是那本《东厢记事》里提到的改良织布机,有人摸索出来了,听说最灵巧的妇人需要用三天才能织一匹布,用上改良织布机,两天就能织一匹。”

  陆世贤失声惊叫:“此话当真?”

  “自然是真的!喜鹊巷的张木匠之子,看了话本后按书中所言做了一架织布机,家中母亲亲自织布证实了。”掌柜拿出一叠银票,“那张家倒是诚实,说要感谢作者,特意将一半的利润让出来,让书铺转交。”

  陆世贤不禁咂舌,“这织布机得多好卖啊,竟然有这么多银票。”

  他们主子其实是财神爷转世吧?

  掌柜赶紧道:“陆大人误会了,其实只有这张五十两的银票是张家送的,其他是京城各大酒楼送的。您有所不知,那本《誓不为妾》的话本描述的各种美食,据说各大酒楼的厨子都专门试过了,其中有个叫凉皮的,最近卖得极火。”

  说到这里,掌柜不禁暗暗吞咽了下口水,还真别说,天气热时,吃一碗凉皮可真是享受。

  陆世贤此时只有一个念头:如果织布机是真的,那粮食增产是不是也是真的?

  想到这里,他有些坐不住了。

  掌柜赶紧喊住像风般跑出去的陆世贤,“陆大人,这作者……”

  陆世贤的声音远远地传来,“作者是何人我并不清楚,书是人悄悄送我府上的,直言若有稿费就交与惠民署和孤幼所。”

  此时陆世贤心情激荡,他家主子何等伟大,即使遭遇不公平的命运,依旧不忘兼济天下。

  当年江家满门皆亡,百年来积累下来的财富肥了皇帝的私库,换来数个美轮美奂的宫殿,住了更多的美人。

  离开江家时的小主子年幼无依,可以说是身无分文。

  然而不过短短几年,他又积累了天文数字般的财富。

  小主子不仅有管鲍之能,还有兼济天下的善心。

  若不是他心善,宿州三十万百姓和秦州五十万百姓,只怕流离失所,无所归依。

  陆世贤从未如此清晰地明白,主子是做大事的人,还有一颗仁爱苍天之心。

  **

  陆世贤住的院子很安静,偌大的房子就他和一个哑仆。

  这宅子的位置不佳,但位于京城,按理说价格应该不便宜,可陆世贤还是以极低的价格将之买到手。

  原因很简单,这宅子的风水不好,住里面的人不是丢官就是抄家,死了好几任主人后,没人敢买。

  陆世贤不信那个邪,带着一个哑仆住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