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当富婆第40节(2 / 2)


  张云卿赶紧闭嘴,免得再挨一记铁砂掌。

  沈知意听张云卿张口就吐槽宴修废物,压力山大,赶紧解释道:“他没参加今年的高考,提前被国家接走搞科研去了。你们还记得唐市地震吗?复原出地动仪的,就是他。”

  对方竟然是个天才?张云卿瞳孔地震,想到自己刚才说的没用两字,张云卿恨不得把这两个字给吞进去。救了几十万人的人要是没用,这世上就没有游泳的人了。

  “你们那个公社,还真是卧虎藏龙啊。”张云卿忍不住感慨,这个公社的运气也太好了,出了个省状元,还有个年纪轻轻就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厉害人物。这个公社的领导们,怕是做梦都要笑醒。

  可不是吗?沈知意离开时,前进村其他考生的录取通知书也陆陆续续到了,这一次高考,前进村在省里都狠狠出了一次风头。除了沈知意这个状元外,前进村参加高考的考生共32个,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就有10 个。

  三分之一的录取率啊,对比起今年高考的总录取率4.7%来看,简直能让教育局领导激动地心脏骤停。

  反正沈知意回来之前,前进村已经敲锣打鼓鞭炮齐鸣大摆流水席普天同庆了。

  沈家人也在知道了沈知意回来的事。张寒梅十分不满:“这个白眼狼,真是白养她那么大了,回来也不知道来家里看看,反而跑去沈家,这算什么事?不孝女!”

  沈知行一边扒饭一边阴阳怪气,“人家可是大学生,多精明啊。现在外公外婆都恢复了工作,人家那还看得上我们这些穷亲人?”

  “她敢!再怎么说我们都是她爸妈,没有我和你爸,哪里来的那个不孝女,现在出息就想不认父母,谁给她的胆子?我倒是要看看,人家大学收不收她这个不认爸妈的狼心狗肺的东西!”

  沈知行的妻子抱着儿子,眼珠一转,“小姑子可是省状元,将来的前程指定错不了。要是能好好教教我们小耀,将来我们小耀也能考上大学,成为大学生呢,多令人羡慕啊。”

  张寒梅一想也是,死丫头读书厉害,还是有点用处的,怎么着都得好好教教她的乖孙,这才是他们老沈家的宝贝呢,到时候小耀出人头地了,沈知意这个小姑不也能沾上光?他们小耀,合该就是要光宗耀祖的。

  陷入美梦中的张寒梅完全没想过,这个荣耀沈知意现在就有了,根本就不需要沾别人的光。

  沈知行暗中给了妻子一个赞许的眼神,伸手给对方夹了一筷子肉。

  沈建国对此也采取默认的态度,这大概是沈家男人惯用的伎俩,什么事都躲在女人身后出主意,坏人都让家里的傻女人干了,他们还是清清白白的老实人。

  张寒梅面对张云卿有些发怵,但去见沈知意,那是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她可是沈知意的亲妈,好吃好喝把她养大,说破天都没有孩子不认亲妈的道理,就算张云卿再霸道,也不能拦着她见沈知意。

  大不了就闹个天翻地覆,反正最后损失大的也不是她。

  张寒梅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

  沈知意正赖在家里和两位老人你来我往背书背药方呢,就听见外头有人敲门,打开门一看,沈知意就见到了张寒梅那张愈发刻薄的脸。

  许是这几年过得不如意,张寒梅比沈知意下乡前看起来要老上十岁。仔细想想也不奇怪,沈知意下乡前,张寒梅有工作,在家里说一不二,何等意气风发。后来为了保住沈知行,张寒梅把工作让给了沈知行,沈知秋又和沈知行斗得不可开交,家里就没个安宁的时候。再后来,沈知秋嫁了人,沈知行也娶妻成家,张寒梅彻底成了老妈子,成天围着厨房转悠,带孩子,和儿媳妇斗法,哪还有沈知意下乡之前的那股精气神?

  “怎么,连亲妈都不认识了?”张寒梅一开口就是阴阳怪气。

  沈知意不想她进来惹两位老人心烦,主动说道:“去家里谈谈吧,我也很久没看到爸和大哥大姐了。”

  “哟。终于想起你是沈家人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回来后就把姓改成张了呢。”

  “张寒梅!我们给你脸了是不是?真以为我们老两口不跟你计较?来我家门口欺负人,你是嫌你的日子过得太好,想去和张云博一家作伴是不是?”

  老两口真的怒了。

  今时不同往日,张寒梅也不敢真得罪了老两口,放低了声音道:“她这几年就当自己没有我们这个家一样,一封信都没有,回来也不往家里去,有这么做人女儿的吗?”

  “呵,世界上都有你这种帮着外人残害亲爸妈的女儿,知意不往家里去又怎么了?你们这几年给孩子去过一封信,关心过孩子一次吗?”

  张寒梅被张仲廉骂得狗血淋头,沈知意不想毁了老两口的好心情,主动劝老两口,“外公外婆,事情总要说开的。我去去就回。外婆,我想吃炸小鱼。”

  “好好好,外婆现在就给你做。等你回来正好能吃上。”

  张寒梅冷笑一声,斜眼看沈知意。

  沈知意可不惯着她,认真接过她刚才的话头道:“也不是不行,外公外婆和舅舅肯定不介意我改姓张。”

  “那是,张知意这名字也挺好听。”

  “死丫头,你……”

  “再不好好说话那就别谈了,反正我过几天就要去学校了,你们有能耐的尽管来首都找我闹,看看到底是我被你们闹得上不了学,还是你们先倒大霉!”

  沈知意哪能看不出张寒梅的打算,张嘴就戳破了她的幻想。

  张寒梅心里憋屈得要死,还是听沈知意的话,不再闹腾,黑着脸道:“那就走吧。”

  沈知意回屋拿了点从前进村带来的土特产,两只手各拎着一个大包。张寒梅见状,脸色终于好看了一点,冷哼一声抬脚就走。

  沈家人知道张寒梅今天去张家找沈知意后,都早早在家守着,就连已经嫁出去的沈知秋也抱着孩子来了,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

  想着临行前,公婆认真叮嘱她要好好和沈知意打好关系,沈知秋心里就怄得慌。这么多年她都把沈知意压得死死的,怎么就还让沈知意翻了身呢?

  沈知意以进筒子楼就引发了轰动,“是知意回来了?”

  “知意可真厉害,省状元啊,真是给我们厂长脸了!”

  “就是,咱们钢铁厂都出名了,我们出去说,是看着你这个省状元长大的,人家都羡慕得不得了。多久来的。怎么就带这么点行李?你的铺盖呢?”

  沈知意笑吟吟地回答道:“家里住不开,我反正过一阵就要去首都了,也不好打扰家里,就住我外公外婆那边了。”

  这话明显就有猫腻,筒子楼的其他人看向张寒梅的眼神都十分微妙。沈知意以回来,当年沈家那出为了不下乡的大戏又被想了起来,全都恍然大悟,这是被家里人伤了心啊。

  有人忍不住嘲笑张寒梅和沈建国,把最有出息的孩子折腾得寒了心,这对夫妻真是守着宝山却不知道珍惜。

  还有人故意试探沈知意,顺着沈知意的话说:“也是,当初你下乡之后,家里就没一个惦记你的,现在你大哥结婚生子,家里连你的安身之地都没有,你住舅家更好。”

  娘亲舅大,外甥女住舅舅家,也不是什么出格的事。

  沈知意却不说沈家一个不好,只是笑道:“外公外婆两位老人想我想得厉害,当初那么艰难,还时不时让舅舅给我寄东西。我能考上大学,头一个要感谢我舅舅,那套丛书,可是我舅舅帮我找全的。”

  筒子楼里了也有不少人家里有孩子参加高考的,知道那套丛书有多买,当即感叹道:“那你是该好好感谢你舅舅,我们整个筒子楼一起出动,都没凑齐一整套书,还是你舅舅有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