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当富婆第38节(2 / 2)


  沈家其他人脸色都是一僵,沈知意下乡后,愣是一封信都没往家里寄,要不是厂里一直把沈建国的工资扣掉5块钱发给沈知意,他们都要忘记家里还有沈知意这个人 。

  想到沈知意,张寒梅就生气,“那个白眼狼,家里白养她这么大了!”

  沈知行倒是被沈知秋这番话勾起了别的心思,严眼珠子骨碌了几下,笑嘻嘻地对张寒梅说道:“妈,知意也是您肚子里出来的,哪能真白养了。她年纪小不懂事,我们哪能真和她计较。现在不是恢复高考了吗,要不您问问她考不考试?我记得她当初的成绩挺不错,比装模作样的沈知秋好多了。”

  张寒梅也有所意动,想着家里要是能出一个大学生,那也是面上有光的事情。大学生啊,多金贵呢,毕业后国家给分配工作,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我去问问你舅舅。”

  张仲廉和秦曼也已经平反,不仅恢复了他们的工作,还把之前没收的他们的房子也给还了回来。老两口现在终于不再提心吊胆,每天就在家种种地,再操心一下小儿子的终身大事。至于大儿子和二女儿?老两口只当自己没生过这两个人。

  张寒梅和张云博来一次就被张云卿给揍一次,实在是怵这个小弟。

  这都是张云卿在信上和沈知意吐槽的东西,沈知意为外祖一家高兴的同时,也对沈家人更加心寒。要是原主在这里,不知道该有多伤心,就算是和家里关系最不好的知青,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后,都收到过来自家里的包裹。只有沈知意,一封沈家人的信都没收到过。

  好在沈知意对沈家人没有任何感情,根本不稀罕他们的信件,一点都不被影响。

  张云卿更是在信里毫不客气地告诫沈知意:别让无关紧要的人影响了你的心情,我和你外公外婆都盼望着你回来的那天,到时候我们一起好好去国营饭店吃顿大餐。

  沈知意深以为然,从容给张云卿回信,顺便再在信里给两位老人家卖卖萌,丝毫没被所谓的亲生父母给影响到。

  沈知秋还惦记着沈知意呢,她的日子过得越憋屈,就希望沈知意过得更惨,特地盯着张云卿的动向,看张云卿根本没帮沈知意买那套紧俏的丛书,沈知秋就乐得多吃了一碗饭,什么好舅舅,也不过如此。沈知意就永远待在乡下种地吧!

  沈知意完全不知道沈知秋这百转千回的心思,她的时间非常宝贵,绝不能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人身上。有这功夫,多做几道题不香吗?

  前进村的知青们十分幸福,大队长林爱军并不阻止他们参加高考,非但不阻止,林爱军还和村民们商量,这两个月,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别下地干活了,活全部由村民们干,当然,工分也是村民的,知青们不干活,年底分东西的时候,就只能扣除他们这两个月的口粮。

  知青们完全没意见,村民们也挺高兴,多得一点工分,年底分口粮的时候,他们就能拿更多的口粮。更何况,好些准备参加高考的知青还是化肥厂的工人呢,要是他们考上大学了,这工作不就空出来了,到时候……

  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精明,这个结果,大家都高兴。知青们十分感激林爱军为他们空出来的两个月时间,在林爱军要他们填写自己的家庭具体地址的时候,毫不犹豫地都填得一清二楚。

  林爱军同样也松了口气。

  沈知意应该是所有人中最淡定的一个,论起考试经验,沈知意应该可以倍杀在场所有人,上辈子寒窗苦读二十年,经历过的大大小小的考试数都数不清,考试的注意事项,沈知意都能倒背如流。再加上沈知意心态也比他们好,知道以后每年都会有高考,不像其他人一样,把这次高考当成救赎,心态就更轻松了。

  这两个月,沈知意还客串了一把全科辅导老师,给前进村所有考生讲题。没办法,之前的某些特殊原因,导致学校的课程基本是空设,学生在学校混了几年,愣是什么知识都没学会,底子差得惊人,只能想办法恶补。好在碰上了一个开了挂的沈知意,乐意帮他们这个忙。

  沈知意既是帮人也是自查,她也有需要查漏补缺的地方,索性停了自己给张芝他们那帮小孩儿的小课堂,成了考生们的辅导老师。

  事实证明,沈知意的底子十分扎实,所有的知识点都掌握得十分牢固,别说其他人了,就连沈知意自己都觉得自己这把稳了。

  沈知意还记得,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考试,考虑到考生的实际情况,有的考生已经将近十年没有看过书了,所以试题出的并不难。沈知意对自己接下来的考试就更有信心了。

  这一届的高考要求和沈知意记忆中的也有所不同,除了交5元钱的报考费之外,考生还要在报名单上贴上自己的照片,此外,还要求考生考试的时候也携带一张照片,用于贴在试卷上。

  这应该是为了防止作弊和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的。沈知意嘴角含笑,更觉得这是宴修的手笔。

  在无数人的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中,9月1日,这个原本是各中小学开学的日子,现在则是所有考生心中最神圣的日子,高考,终于来了。

  第50章

  前进村这次参加高考的人数共有32人, 其中知青就占了一大半,可以看出前进村的高中生实在是没几个。

  没办法,前些年不能高考,好多村民都觉得读书没用, 到时候还得回家干活, 还不如提前几年干活,多赚点工分。

  让孩子读完初中的人家, 已经算顶好的父母了。

  沈知意在这一帮考生中淡定得格外突出, 那一身从容不迫的气质, 和别人完全是两个画风。其他人那是满脸坚毅准备奔赴战场的, 沈知意就像是背着包去旅游的, 想不注意到她都难。

  鉴于沈知意丰富的考试经验, 在考试前一周,沈知意还给前进村的考生们做了突击训练, 主要就是模拟考场, 遇上了突发情况怎么办, 主打的就是一个脱敏。

  以沈知意的脑洞, 模拟出来的考场情况只有考生们想不到, 没有沈知意弄不出来的。什么忘带准考证都是小事, 还有的前一天吃坏肚子的,或者正考着试,同桌心态崩了的……

  那叫一个让人大开眼界,陆晴柔等人一开始还严阵以待, 到后来自己都被逗乐了,就像看看沈知意还能整出什么新活。

  面临高考的紧绷心态无形中放松了不少。

  沈知意属于考试型选手, 越是大考心态越稳。上辈子沈知意在高中的成绩只稳定在年级前十,高考出成绩后, 沈知意考了全省第二,以能上清北的分数去了梦中情校的医科大学,成为学院的香饽饽。现在再次面临高考,或许是熟能生巧的原因,沈知意发现自己比上辈子高考前还要冷静淡定,精神就更放松了。

  这一次的高考,没有沈知意熟悉的电子设备检查,但监考老师们同样十分严肃,认认真真检查每一位考生是否违规携带东西进入考场,沈知意安安静静地排好队,通过监考老师的检查后,成功进入考场,在自己的位置上坐下来。

  这一年的高考也分了文理,不管选文科还是理科,都是考四门。文史类考语文、数学、政治和史地;理科类考的是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满分400分,报考外语专业的考生还要加考外语。

  沈知意选的理科类,认真说起来,语数政治和理化这四门,对沈知意来说,最花时间的其实是政治。语数和理化的难度,对经历过后世卷成麻花的高考的沈知意来说,确实不算高。主要是政治,现在的政治题和沈知意上辈子高考的政治题侧重点完全不同。

  数理化不管怎么改体型,都离不开公式和定理,政治就不一样了,考点完全不同。沈知意还是半路穿越过来的,思维体系和现在的主流思想还是有那么一丢丢差距的。某些对现在的人来说几乎是共识的东西,沈知意还得再花时间去记。

  这让陆晴柔等人百思不得其解,沈知意好好一个学霸,在他们眼里难度要上天的数理化,沈知意都能轻松将它们斩于笔下。怎么到了这种常识题,沈知意还能记不住呢?

  梁广志都想回家后去打听一下,沈家到底是怎么教孩子的,沈知意明显瘸了条腿呀。

  但是即便这样,沈知意还是通过自己强大的自学能力硬生生把自己瘸的这条腿给补上来了。

  拿到试卷后,沈知意认认真真审题,绝对不轻视每一道题,有条不紊地开始自己的答题。不过沈知意的做题速度早就在上辈子就练出来了,尤其是语文的阅读题,上辈子语文教育改革,提倡海量阅读和大语文,高考语文试卷,上来就是阅读理解题,阅读和做题的速度不够快都答不完整张试卷。

  搁这会儿,沈知意的阅读速度那真是给同以考场的考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坐在沈知意旁边的几位考生,就听到沈知意刷刷刷刷翻着试卷,扫一眼试卷就下笔如有神,咔咔答题。再一看他们自己还在犹豫拼音写对了没有,瞬间就感受到了世界的参差,更是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深深的自我怀疑,整个人都不好了。

  好在卷子也就那么几页,沈知意再怎么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翻完了,其他人心态虽然崩了一会儿,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调整,好歹是把试卷上的空都给填满了。

  接下来的数学更是沈知意的强项,上辈子沈知意可是出生在某知名高考大省,分数线高到全国考生都心生同情的地步。在这种卷王大省中,沈知意还能考出全省第二的成绩,那完全没再怕的,各科分数基本已经达到能拿分的顶点。

  这种层次的学霸,基本不存在什么偏科问题,或者说,他们的偏科和普通人的偏科不太一样。普通人不擅长的科目可能不及格,学霸考的不太好的科目可能就是低于140,完全不在一个世界。

  沈知意摸着良心说,这一次的高考数学题的难度,在她做过的所有高考真题中,难度应该分到最低档。浏览完整张试卷,瞬间自信心暴涨呢。

  这一场考试,沈知意几乎提前一个小时完成了试卷,在其他人还在抓耳挠腮苦思冥想时,沈知意已经从容不迫地检查好几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