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年代当富婆第30节(1 / 2)





  沈知意继续星星眼,单身托腮,眼神一直黏在宴修身上,让宴修浑身僵硬,差点就走路同手同脚了。

  有了这个插曲,就算这几天连连下雨,沈知意的心情都极好。

  柳梅见了都忍不住打趣沈知意几句,“怎么,这是从哪儿吃多了蜜,脸上的笑容都甜得能腻死人。”

  沈知意瞪了柳梅一眼,又高高兴兴地哼着小调往卫生所走去。

  张芝这些天也放了农忙假,天天帮着家里割稻谷晒稻子,小小年纪都开始挑担子了,人还没扁担高,都能挑比她体重还重的担子。  就这,张芝还能抽空来沈知意这儿学医术,愣是一点功课都没落下来,竟然还超额完成了沈知意布置给她的任务,一些常用的穴位记得十分牢固。

  沈知意都奇怪,“你不是一直在干活吗?怎么还能记住这些穴位?”

  张芝的脸上有了笑模样,带着点小骄傲告诉沈知意,“我记得这几个穴位都是解乏的,爸爸妈妈干完活回家,我天天给他们按一按,自然就记住了,他们还夸我按得舒服呢,按完后,一天的酸痛都没了。我奶奶还想让我给我叔他们一家按一按,我才不干!”

  这孩子可真不错!沈知意都有些惊讶,万万没想到张芝竟然小小年纪就领悟了学以致用的道理,当即起了爱才之心。

  如果说先前沈知意只是看张芝可怜,想拉她一把,现在就是不忍看一个好苗子明珠蒙尘。虽然张芝不是那种天生聪明智商高的学生,但这份勤奋刻苦,也让沈知意深受震动。

  算算张芝的年纪,要是基础打得牢固些,以后中考高考都能有出路。家庭条件不好,初中毕业读个中师都算是改变命运。

  沈知意爱才心起,想了想,反正自己也要复习,索性在教张芝医术的同时,也系统地给张芝讲解一些数理化的题目。

  沈知意的想法很简单,这会儿的课本内容算是比较容易,因为高考没有出路,也没实行义务教育,很多人家也没那么重视教育。把张芝的数理化底子打好,以后也能拉拉分。

  为此,沈知意这个非教育专业的,还特地琢磨着怎么写教案,想着该怎么讲解才能让张芝容易接受。

  宴修看沈知意又给她自己安排了新的活,忍不住打趣她,“这是真拿那个孩子当女儿养了?”

  沈知意瞪他一眼,“我能生出这么大个女儿?”

  宴修忍笑,然后被沈知意凶巴巴地抓去当壮丁,“帮我看看这份教案,还有哪里要修改的?”

  沈知意的忙,宴修肯定是会帮的。低头扫了一眼教案,宴修就笑了,“这不是挺用心的吗?这两个环节换一下顺序更好,多引导她思考,最好让她自己推导出结果。”

  沈知意做什么事都十分认真,给张芝讲课,更是一遍又一遍地磨教案,几乎当磨成了逐字稿。

  效果当然十分不错。

  张芝本就是班级第一,现在都跑在老师前面,有些解题思路比老师还简单,照这水平,张芝下个学期直接跳级都不成问题,让老师大为惊讶。一问才知道,原来是沈知意在给她开小灶。

  因为沈知意的教学效果太好,收到了零星几本数理化自学丛书的陆晴柔想了想,红着脸过来问沈知意,“知意,我看你教张芝,用的也是这几本书。正好我也看不太懂,能跟着张芝一起听课吗?”

  沈知意:???

  不至于吧,这就是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知识,陆晴柔竟然这都不懂?

  陆晴柔也十分不好意思,“我们中学都是混过来的,老师没怎么教,我们也没怎么学,现在再想捡起来,好些东西都忘了。”

  沈知意神情复杂,“行吧。”

  反正一个两个都是教,不耽误事。就陆晴柔这个底子,也是该补补课,免得到时候恢复高考的时候,想临时抱佛脚都抱不成。

  但让沈知意没想到的是,慢慢的,来听课的人越来越多。先是陆晴柔,然后是柳梅,再然后梁广志他们都过来了,村里的老知青和原本念了些书的年轻人也都来了,问就是工厂快招工了,沈知意和宴修关系近,万一知道点什么呢?反正多学点知识肯定不吃亏。

  沈知意:???

  这就有点离谱了,这样下去,自己是要办个辅导班啊?

  第37章

  当然, 其他人有上进心想学习这是好事儿,沈知意想着,教一个是教,教一群人也是教, 倒也无所谓。

  除此之外, 沈知意还有别的考量。按照大家的知识储备情况,之后的化肥厂招工, 知青占的优势非常大, 录取率必然很高。化肥厂能建在前进村, 宴修在里头出了大力。如果沈知意不让这些村民来听课, 到时候知青录取率太高, 难免会被村民们说闲话, 甚至又会有人跑来她面前闹一场。

  沈知意也不是应付不了这样的场面,但是能从源头掐掉隐患, 索性就当放了一群羊了。

  可惜村民们的底子是真的差, 有些人也就是过来凑个热闹, 实在听不懂又回家干活去了, 剩下的都是认认真真上学不混日子的, 才能跟上沈知意的进度。

  有当工人的胡萝卜吊在大家面前, 前进村的村民干活尤为发狠。到后来,隔壁村的村民都热心赶过来帮忙,支书也特地过来和林爱军拉关系,“咱们可是邻居, 你们发达了,吃上肉了, 也得带着我们这些兄弟喝点汤吧?你看,我们村的同志们多勤快, 听到你们这里要办厂,都过来帮忙呢!”

  林爱军不接茬,对方也不气馁,笑呵呵地给林爱军递了根烟,继续拉关系,“你看,我们这么够意思,你那厂子办好后,招工也分几个名额给我们村呗!”

  “滚犊子!”林爱军接过烟笑骂一句,“就你这只狐狸算得精!就算办个厂,那工人的名额也是有数的,我们村自己人还不够分呢!这事儿没得商量,我要是不管村里人,把名额分给你们村,我家得被愤怒的村民给砸了!”

  对方苦笑,心里理解,但还是要努力为自己村的村民争取,“这厂也不是你们村一家的,总不能什么好事都让你们给占了,手头缝里流出点东西给我们也行啊!咱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我有什么好事可都没忘记你,你可不能干这么没义气的事啊!”

  林爱军被缠得没办法,到底松了口,“第一次招工肯定不收外人,不过化肥可是个好东西,咱们农民天天伺候庄稼,就指望着田里地里多长点口粮。化肥可是能让庄稼增产的好东西,是你你买不买?”

  “那肯定买!”

  “这不就结了!咱们国家大几万农民兄弟呢,咱们这化肥厂建起来,以后肯定不愁销路。等到那时候,厂子人手不够,肯定要重新招人的,你们的机会不就来了吗?别说兄弟不照顾你,工厂招工,肚子里没墨水的可不行,你回去先让村里人好好准备,到时候咱们堂堂正正考试通过,那才叫光宗耀祖出人头地!”

  对方要的就是这句承诺,当即拍着胸脯保证,“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咱们大家伙儿过来帮你们干活也不亏!”

  沈知意不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只觉得林爱军的人缘还挺好,隔壁村还有这么多人过来帮忙。

  宴修倒是猜出了内情,不过他也不想所有工人都从前进村里招,到时候这个厂子明明是国企却搞成了私企,还一堆地头蛇走后门,再好的厂子都要败光。

  建厂子这事儿,就不用沈知意他们再帮忙了。

  沈知意高高兴兴地给大伙儿上课,宴修继续守在他的屋子里做地动仪。沈知意有空就过去看一看,亲眼看到地动仪从一个雏形慢慢变成记忆中的模样,沈知意内心难掩震撼,望着快要成型的地动仪久久难言,许久才感慨,“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吗?真是令人震撼。”

  没有高科技,没有科学地研究和算法,却还是做出了这样领先时代科技的绝世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