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1节各怀心思的孙刘(2)





  孙坚叹息道:“子敬真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啊!这份剖析真是鞭辟入里、精辟至极!”

  周瑜道:“子敬的这番分析固然有理,然而,一个老道理还是万变不离其宗,求人不如求己,依靠盟友不如壮大自身。只要我们拿下了荆州、益州甚至凉州,我们也能变得像曹操、孔明那么强大,又何必搞这些弯弯绕绕?想那刘备,当他从南阳郡逃入南郡、窜进襄阳城时,曹军大举攻城,他可谓生死悬于一线,要不是我们突袭淮南地区,威逼曹军的侧翼,襄阳城说不定在那时就已经被曹军攻下了,他也早就变成曹操的阶下囚、刀下鬼了,如今,他死里逃生并且白捡了两个半郡,居然还不满足?竟然还想跟我们争夺益州?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孙策道:“其实,我们就算不能西进,也可以北上呀!益州是好地方,中原更是好地方。”

  “唔……”孙坚微微地点头。

  江东高层内一直存在着“南派”和“北派”,南派主张西进,攻取荆州、益州甚至凉州,统一长江以南地区,与北方政权隔江对峙、分庭抗礼,北派主张北上,进取中原,攻占豫州、兖州等地。鲁肃以及张昭等江东大部分文官是属于“南派”的,孙策以及程普等江东大部分武将是属于“北派”的,至于周瑜,他立场比较灵活,他认为天下大势适合江东西进就西进,适合江东北上就北上。先前,曹操和袁绍爆发大战,江东“北派”占据上风,试图联合孔明一起先攻伐曹操、再攻伐袁绍,从而进取中原,然而,孔明无意攻伐曹操,使得江东“北派”受到很大打击,江东“南派”开始占据上风,可是,刘备在荆州横插一脚,使得江东“南派”受到不小打击。对于江东而言,北上,得不到孔明的支持和援助,况且,曹操已经灭了袁绍,实力比以前更加强大,江东高层们自知没有独力战胜曹操的把握;西进,刘备却卡在了扬州、益州之间,使得江东无法如愿以偿地获得扬州、荆州、益州甚至凉州。如此一来,江东的“西进”、“北上”两大策略都变得困难重重了。

  面对这个新局势,鲁肃、张昭等“南派”高层认为:江东必须忍痛放弃进取益州、凉州,允许刘备去取,如此,江东坐拥扬荆二州,刘备坐拥益凉二州,孙刘两家四州一心对抗曹操;

  孙策、程普等“北派”高层认为:原本放弃北上、改为西进,目的是让江东能统一长江以南,如今,却要分出一半地盘给刘备,江东的损失实在太大了,甚至不能成就霸业,只能注定偏安东南一隅,接下来,要么直接灭了刘备,继续西进,要么允许刘备得到益州、凉州,江东自己一方面坐拥扬州、荆州,一方面重新北上,攻伐豫州、兖州等地。

  鲁肃反对孙策、程普等“北派”高层的主张,他认为,允许刘备得到益州、凉州对江东而言,既是重大损失,也是大势所趋,毕竟,江东无法得到“扬荆益凉四州”,只能得到“扬荆二州”,地盘少了足足一半,眼睁睁地看着刘备得到那一半地盘,确实有些让人难以接受,同时,江东不可重新北上,因为曹操先前只有中原三州且与袁绍争霸交战,还有江东的可乘之机,曹操如今已经灭了袁绍,雄踞中原河北二地的六个州,江东哪里还有机会再度北上呢?

  鲁肃的主张是:江东允许和支持刘备取得益州、凉州,江东自身好好地经营扬州、荆州,同时,长久地与刘备结为盟友,一起共抗曹操。在起码二十年内,江东不可以对外进行开拓。

  毫无疑问,鲁肃的主张是很明智、很稳妥、很有远见的,但在孙策等很多江东高层看来,这个策略太过于保守,甚至有些不思进取,尤其孙策,恨不得在三五年内就开拓三五个州的新地盘。因此,鲁肃的主张没有得到江东高层的广泛响应,就连周瑜也觉得鲁肃“太软弱了”。

  在各方互相算计的波谲云诡、暗流涌动中,建安十二年(西元202年)在雪花中到来了。

  经过一番又一番的弱肉强食,大汉天下目前只剩下了八家诸侯:盘踞中原和河北的曹操、雄踞汉东的孔明、占据江东的孙坚、在荆州获得两个半郡立足之地的刘备、争夺西凉的韩马、偏安于西川的刘璋、偏安于东川的张鲁。除了孔明,其余七家诸侯的日子都不太好过,曹操虽然势力日盛,但他始终觉得自己一统天下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孙坚和刘备进行着明争暗斗,韩遂和马腾也进行着明争暗斗,刘璋深受张鲁侵扰之苦,张鲁则感受到了来自曹操的威胁……唯独孔明犹如局外人般稳坐钓鱼台,原因无它,他实力太强大了,因此掌握着主动权。

  “果然啊,乱世之中,只有拳头够大够硬才管用!”孔明大发感慨,“都没人招惹老子了,相反的,他们个个都抢着巴结老子。”

  春节即孔明的生日,过了这个年,孔明就二十一周岁了。时间很快,孔明可以说刚出生就开始奋斗了,因为他刚出生就开始思索自己在这个乱世中应该怎么自救和救人,不知不觉,二十年下来了,从最早的鲁国的弹丸之地发展到青鲁,再到齐鲁、山东,最后到如今的汉东,他的奋斗成就可谓硕果累累——如今,他已经成为不逊于曹操的天底下最强大的诸侯,坐拥高达约2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治下人口高达约2500万,大汉一半人口得到他的庇护福泽,因为他而逃离了这场乱世带来的灾难困难,在他的治下过上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太平生活,并且,他还手握着几十万精兵大军——因为地盘大了、人口多了,汉东军的再次扩军是自然而然的,截至建安十二年(西元202年)初,汉东军的正规军兵力已经达到18万人,其中,汉东陆军骑兵约6万人,步兵约9万人,汉东水军约3万人;除了正规军,汉东军还有超过30万民兵作为正规军的预备役后备部队,因此,汉东军合计能够出动差不多50万兵力参战。

  汉东军不但数量庞大,质量也是一等一,十八万正规军都是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并且,汉东军装备极其精良。兵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孔明很清楚这个道理,加上他爱惜生命、尊重人权的思想,不会干出把部下军士当成炮灰、用人命堆成胜利的事,所以,他在军队建设上从来都是宁缺毋滥,一直贯彻“精兵路线”,在他财力、时间有限时,他宁可组建一万装备精良的精兵,也不组建十万装备低劣的“大军”,然而,他现在在财力上已经根本不是问题,他有的是钱,并且他时间充裕,使得他的军队既是“精兵”也是“大军”,地盘的不断扩大、人口和金钱的不断增多,促使孔明一次次地扩军,但他在这同时仍然不惜成本地坚定贯彻“精兵路线”,使得他的十八万大军就是十八万精兵。

  汉东军装备之精良,不但冠绝全国,也是独步全球,人人都配备着全套盔甲,就连基层小兵都是从头到脚戴盔披甲,汉东军的盔甲材料以钢铁、皮革(犀牛皮、牛皮)、硬木为主,一般而言,重骑兵和重步兵的盔甲以钢铁为主、以皮革为辅,轻骑兵和轻步兵的盔甲以皮革为主、以钢铁为辅,特殊部队以硬木制造盔甲(硬木成本最高,工艺工序也是最困难复杂的)。汉东军的骑兵以马刀、马槊、长矛、长戟、弓弩为主要兵器,汉东军的步兵以环首刀、长矛、长戟、弓弩、盾牌为主要兵器,在这其中,弓弩的普及率正在越来越高,虽然仍然保留着“弓弩手”这个独立兵种,但别的兵种也是拥有弓弩的,比如骑兵,重骑兵以马刀、马槊、长矛、长戟为主兵器,同时配备弓弩为辅兵器,轻骑兵以弓弩为主兵器,同时以马刀、马槊、长矛、长戟为辅兵器,步兵也是如此。

  除了盔甲普及率高达100%可以证明汉东军的装备精良程度外,汉东军的军人兵器数量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汉东军的军人通常都是配备两样兵器的,比如弓弩手,除了手中的弓弩,人人还额外地再配备一把腰刀,再比如刀盾兵、长矛兵、长戟兵,除了手中的环首刀、盾牌、长矛、长戟,人人还额外地再配备一把辅助备用的腰刀。汉东军如此安排,原因无它,孔明实在太有钱了,他的兵工厂日夜不停地生产兵器,仓库里的兵器不但数量庞大并且与日俱增,多得可以装备两倍以上的汉东军,足以让孔明如此地阔绰,给他的士兵们一人配备两样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