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渔女赶海发家记第192节(1 / 2)





  “得嘞。”

  “村长叔,女子比武队也要重视,明年我等着我娘家村的女人站在比武场上,她们若是赢了,我脸上也有光。”

  村长连口应好。

  “天快黑了,阿嫂阿婶回家做饭吧,小萝卜头们留下来,我问问你们念书的事。”事说罢,海珠也不想被人围着了。

  “海珠,晚上去我家吃饭?我出门的时候你婶子在逮鸡了。”村长邀请。

  “不麻烦了,我们在金花婶子家吃饭。”

  河道上有渔船驶进来,海珠望着河的尽头,冬珠和春苜从船上拿了吃的分给小孩,趁这会儿功夫,她不着痕迹地打探官塾里的事,问夫子日常教什么,会不会斥骂小姑娘,有没有跟大姑娘小媳妇走的近……别小看这些孩子,人小眼睛尖,爱藏猫猫就容易听到悄悄话,大人说话也不会背着他们。

  “我听我表姐说顾夫子夸她的脚长得好,夸她针线活好,还让她送过一双鞋一双足袜。”二蛋嚼着粘牙的饴糖把自己知道的一骨碌倒出来。

  海珠跟春苜使个眼色,继续问他表姐叫什么。

  “海珠回来了?你一个人回来的?”打渔的人回来了。

  “我跟冬珠回来的。大旺叔,今天收获如何?”

  “还不错,网网不落空。”

  “今年要过个富裕年。”

  男人笑着点头,他砸下船锚,从船上提起两斗米,背着死鱼往家走,嘴上说:“我回去帮你阿婶做饭,饭好了我来喊你。”

  “我们晚上在金花婶子家吃饭。”

  “那明天晌午去我家。”

  “明天一早就要走。”海珠说:“这次是外出办差,时间紧,下次回来多住几天,到时候去你家吃饭。”

  “也行,下次回来多住几天,让你叔跟你奶也回来。”

  春苜那边记载好具体的情况,她让小孩散了,走过来说:“少夫人,我们忘了排查这一点,按这些小孩说的推测,顾安应该还没有朝陈小鱼下手。”

  “在陈小鱼之前或许已经有了周小鱼、李小鱼,明天我派两个侍卫给你,你带着冬珠留下来先把顾安带回府城审问,再安排个女夫子下来教书。”

  “姐,你呢?”冬珠问。

  “我继续往西。”河道上又来了船,海珠示意她们闭嘴别再说,她笑着跟人打招呼,一直到月亮露头,她才走进魏家的院子。

  魏金花正在炖鸡,看见海珠进来,问:“你叔还没回来?天都黑了。”

  “我爹去码头买菜了。”郑二郎说。

  “就是去码头买菜也该回来了。”魏金花有些担忧。

  “我让舵手开船去迎一迎。”海珠往外走,走到河边模糊在远处的河道上看见一艘船,她大声喊:“是郑叔吗?”

  “是我。”

  “回来了,魏婶儿,我叔回来了。”

  渔船趋近,郑海顺抛下船锚,吸着气说:“真冷呐,一入夜,风吹的骨头缝生寒。”

  船舱里缩在被子里的鸟听到这话点头,它冻得不敢下船了。

  船上的肉、豆腐、螃蟹、水果一一拿下船,海珠帮忙提一样,说:“哪用买这么多,我们明天一早就走了。”

  “你又不常回来,走走走,进屋,河边的风冷。”

  他返回码头时已经晚了,卖豆腐的人走了,猪肉铺里的肉也卖没了,他跑了一圈只好去食肆跟人说好话,从食肆里买了块豆腐和一刀猪肉回来。

  河道里的风嗖嗖往院子里吹,人进屋了,郑大郎就关上门,他还没走几步大门又被敲响,是村里的人送菜过来了,都是刚出锅的热汤热菜。

  七八家送菜的,郑家的饭菜还没做好,饭桌上已经摆满了,海珠喊船上的侍卫、舵手和厨娘下来吃饭,有人送饭他们就不用单独再做饭了。

  船上的人吃完饭,郑家的饭也好了,海珠和冬珠这才坐下,她闻着香味搓手,说:“好久没吃过魏婶儿做的饭了。”

  “不是什么好东西,没你做的好吃。”魏金花笑。

  “话不是这么说,这是我老家的味道。”

  “你以后常回来,回来了就来我这儿吃饭。”魏金花给海珠和冬珠挟肉,又招呼春苜:“姑娘,你随意啊,别客气。”

  春苜点头。

  海带豆腐炖肉、萝卜炖鸡、蒸鱼、蒸蟹、肉沫炖蛋、干炒蛤蜊、清炒菜苔、虾仁炒蛋,七个人八个菜,吃完饭夜也深了。

  “晚上睡船上还是睡屋里?你家的房子五天前还是六天前,我跟你叔去收拾过。”魏金花收拾了锅碗出来问。

  “睡船上,住舱里有被褥。”海珠答,她琢磨片刻,说:“叔,婶子,我们应该不会再搬回来了,家里的房子闲置着没人住坏的快,你家两个小子也大了,依我看也别盖房子了,直接住进我们的房子里。”

  “那不行……”郑海顺不乐意白占这个便宜。

  “叔你先听我说,不让你们白住,我爹我爷还有我二婶的坟头托你们看顾着,日常除草,闲来祭拜,我们不常回来,时间久了,坟头就成荒坟了。”

  “这个不消你说,你家的坟头族里一直有人看顾,我们去上坟的时候顺手就祭拜了。”郑海顺看了眼两个儿子,说:“要不这样,你家的房子我买下来,你少要一点,我少出一点,要是白给我可不住。”

  海珠只能应了,再三拉扯,她只收了三十两银子。

  在船上过一夜,天明时,海珠跟冬珠提着香烛纸货踩着露水去祭拜,烧纸时她跟亡父说了房子的事,他好兄弟的儿子住进了他一手建起的房子,比房屋老旧坍塌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