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本禁书(1 / 2)





  想到这里, 杜生又问:“既然如此,贤王又为何要与康王一起为自家公子选择书童呢。”

  胡爷将酒碗放下,思索一番。

  他道:“第一,这表面功夫还是要做。”

  “第二, 天保那小子个子身板和谢允差不溜, 面容也有两三分相似, 或许贤王有用天保做替身的打算。”

  咕头在旁说:“那保哥儿岂不是危险了?”

  胡爷道:“倒也未必。天保必不会留在贤王府里, 我也提点过他了, 等瞧着时机成熟,他自己就会开溜。”

  这边两人说话, 那边的杜生正在自己忙活。

  他掐着葱白的手指,嘴里念念有词,不知在算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收起了手。

  杜生手里有谢允的生辰八字, 于是专门为他算了算未来几年的情况。他的算法结合了紫微斗数、梅花易数和八字问卦,时间越近, 问出来的事情越准。时间越远, 问出来的变数越多, 越不准。

  谢允这几年情况顺趟, 不会出岔子。康王之子谢凝情况也还算稳妥, 胡爷早就让杜生查过。

  再推演几遍, 情况也是一样。

  杜生收了手, 胡爷见他神色无异,于是也放下心来。

  胡爷身旁这两位“护法”,一位为他四处行走打探消息;另一位则利用玄学卜算之术, 帮他看吉凶。

  一人搜当下事, 一人看前后事, 有了两位人才,胡爷这几年才活得顺风顺水。

  值得一提的是,杜生说过,像他这样能通阴阳的人世间十分稀有,百年千年前或许还有不少,但最近数十年,杜生从未见过第二个。问卦占卜的不少,有真本事的不多了。

  至于胡黄白柳灰,也就是传说的“五大仙”狐狸、黄鼠狼、刺猬、蛇和老鼠修炼而成的妖修,他根本没有见过。古书上描述的神鬼,要不是因为他天生通阴阳,他是绝对不会信的。

  此间世界,无法无佛,蝇营狗苟,都是乞讨营生的人罢了。

  喝完酒,咕头又独自去了厨房要吃的。胡爷与杜生二人回屋去商讨细节,不再赘述。

  隔天一早,楼天宝被kk唤醒,她换了衣服在商栈吃了早餐,掐着时间回到了贤王府。

  换算成她自己的时间,她就是严格按照六点起床七点返工的日程执行,并在谢允吃完早点前回到书斋,清理书斋并做好了一切准备。

  谢允的书斋上有一块匾额,上题“厚德一间”,而贤王的书斋则题“仰止斋”,不在一处。

  贤王自有贴身亲信左右,谢允这边只有楼天宝负责书斋。

  正好,也方便楼天宝看书。

  谢允一般在辰时初来,孔先生则会过半刻钟到。楼天宝会先拿书在旁朗读,谢允看她如此认真,自己也会跟着拿书看。等孔先生进府之时,便会看到书斋内外各有一儿童拿着书卷朗读,倒也有两分学堂清晨诵读的样子。

  中秋过了,很快天气变冷,落叶缤纷,冬天慢慢降临了上京。

  这是她第一次在没有科技的情况下切身“体会”冬天的寒冷,身上的衣服也不能穿现代的,从里到外都是古人装扮,刚下雪那会儿,差点把她冻成人干。

  谢允瞧着她哆嗦地厉害,就让贴身的大丫鬟去自己屋里拿加绒的衣袄,楼天宝哪儿敢穿他的衣服,但谢允才不管,硬是让她穿上了。

  孔先生年纪大了,也时常觉得冷。魏二和贤王提了,他们那书斋里便多添了一盆银炭。银炭是御用的,大部分都是供进宫里,或是给特定品阶以上的官员使用。

  屋子里多了一盆炭,楼天宝感觉好多了。孔先生也是知道心疼孩子的,干脆让她自己端凳子坐在一旁。楼天宝一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也正大光明地拿着书看。

  孔先生的教书能力还是不错的,至少他在讲解四书五经的时候,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楼天宝不需要回头再去智脑里补课了。不过,他的思维观念比较陈旧,给两人讲解八股、策论之时,用的拆题解题思路也比较刻板,楼天宝觉得,个中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她不着急,先按着孔先生给的书目一本本看下去,并每天督促谢允完成功课。

  四书五经只是基础,除了四书五经外还有各种注解与策论新解。

  换成现代思路,就是各种各样的辅导书,高分作文赏析等等。单光对《春秋》这本进行的经传集解,就有十余册,孔先生还额外加了几本自己编撰的书。

  楼天宝原以为科考只考八股与策论,但没想到的是,这只是冰山一角。

  除了经义之外,楼天宝意识到,她还需要学习当下时代的大小事件、解读大小政令、了解北宁的各种风俗、商贾细节与赋税时令……

  不学这么多东西,上考场的时候肯定会词穷。

  孔先生教学严格讲究八股的“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然而北宁的科考对八股的要求并不和一果世界的大明和大清两朝那么严格,如果整体立意高于工整对仗,那加分减分也可酌情放宽。

  楼天宝从一开始就放弃了从工整上拿高分,她手上的【末日答卷】对于科考这部分也有非常详尽的解答方案——答卷不能完全推定楼天宝考试的年份和题目,但是可以给出重要的参考书(非常多),以及解题思路(也不少),楼天宝要做的就是努力。

  努力的时间,就是未来这十几年。

  事实上,楼天宝已经很满足了。既然她要爬到那么高的位置,那花上点时间也十分正常。不过十几年而已,要是她能顺顺利利做到这一切,那二十年后的元月一日,她就可以坦然面对末日了。

  时光如梭,转眼三年过去,楼天宝身量骨舒展了一些。她因一直喝kk调配的生长滋补原液,身高各方面长势都不错。

  与年长于她的谢允站在一起,个子竟然差不多高。

  楼天宝让kk看过骨龄,现在她应该是十二岁。

  达官贵人家的孩子或是神童,有七八岁就开始科考的。楼天宝在前两年尝试着报名去考了一次两次院试,不过都是冲着熟悉题型去的,考前准备不是很充分。

  这回觉得自己准备得差不多了,便和谢允与贤王提出,自己要正式参加院试。谢允早在去年考到了院试一等,已经在准备乡试了,他见楼天宝认真起来,也觉得颇为欣慰,虽说不清是为什么而欣慰。